"马伯庸" 共有 "18" 部作品:
马伯庸 51 万字 1个月前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
马伯庸 40 万字 1个月前
很久很久以前,曾有这样一个未见诸史册的传说。武则天在南洋之上建了一座堆满珍宝的佛岛,祈求佛祖给予她长久的生命,但未等佛岛建成,女皇便溘然去世。时间流逝,光阴荏苒,慢慢地,再没有人知道女皇为何派遣巨大的舰
马伯庸 57 万字 1个月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此后,“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渐集军权、政权于一身,开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篇章。以伏皇后、杨彪、唐姬为首的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
马伯庸 31 万字 1个月前
本书是网络奇才马伯庸长篇处女作,是国内第一部军事间谍小说。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
马伯庸 14 万字 3个月前
这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 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古董造假、字画仿冒,古已有之。东晋时,康昕仿冒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连他儿子王献之也辨认不出来;宋朝皇帝宋徽宗喜欢造假,仿制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兵器,摆在宫廷里,乐此不疲。 在古董斑驳的纹理中,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
马伯庸 14 万字 3个月前
◆一部关吁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脱。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们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尔们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几关算尽的几巧和非怡所思的圈套。 ◆ 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倘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 ◆《清明上河图》自作者张择端献给宋徽宗,经历了13个皇帝之手,最后披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东北,一值是皇室珍宝,但四度披盗出宫,又四度披追回,辗啭千年,血流成河
马伯庸 13 万字 3个月前
1909年,慈禧入葬东陵。据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记载,随葬玉石有700多件,又倒入4升珍珠、2000多块宝石填棺,总价值超过纹银5000万两,东陵的豪华气派压倒紫禁城。而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炮轰慈禧墓时,暴露在了军阀面前…… 巨额的财富,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想重夺权势的清朝宗室、有军队却缺粮饷的各路军阀、见钱眼开的文物贩子和一直觊觎着中国文化的日本侵略者,纷纷加入角逐,各施神通布下重重圈套,大鱼吃
马伯庸 18 万字 3个月前
★ 揭开全部悬念!马伯庸《古董局中局》系列大结局! ★了解古董的一切,必读《古董局中局》!畅销100万册! ★ 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 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
马伯庸 13 万字 3个月前
简介: 上古相传有白蛇,应气运而生,为赤帝刘邦所斩,化为两段,一雌一雄。 雄蛇被天子镇压在临安城下,以免复活荼毒生灵。 而雌蛇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化为人形,自名白素贞,经过诸多波折,与人间男子许仙成婚…… 斩蛇千年之后,临安瘟疫肆虐、毒化人横行,人与妖的危机一触即发。 许仙与白素贞极力救世,却发现事情远不像他们想得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