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虎子所说,村里的人传谣言并没有当着曾大树和赵杏花的面传,虽然曾大树和赵杏花能感觉得到有些人看他们的眼神怪怪的,但是这夫妻二人都没有多想,更不会想到村里已经传出了这种毁人声誉的谣言。
王有信的大哥大嫂也听到了那些谣言,心里就觉得有些没底,就把王有信叫到家里来商量。
“有信啊,村里最近在传的关于你婆娘美娟的大哥的事,你知道不?”
“怎么没听到啊?传得是有鼻子有眼的,可那全是瞎说!我亲口吃过美娟她大哥做的菜还不知道啊?那做的可是顶顶好的,曾守财和朱得喜根本就比不过他!至于偷学什么的,根本不可能。”王有信说道。
“不是就好!”
“大哥、大嫂,你们就放心吧!保管这回的酒席是全村最好的!”
“行,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
很快,就到了王有信的大哥家娶儿媳妇的日子了,因为就在同一个村里,路程比较近,曾大树能够当天去当天回,而不需要提前一天去准备。
正月二十八,曾大树一早就挑着大蒸笼赶去王有信的大哥家准备去了。曾大树只是去做厨子,成亲的酒席并没有请曾大树一家人,毕竟不是直接的亲戚,也符合这里的风俗,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既不会让主家在酒席上多加破费,也不会让客人为了送礼而发愁。
乌山村的人都知道这回酒席的厨子是曾大树,也因为这段时间村里所传的流言蜚语,虽然很多人是不相信那些谣传的,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这次酒席的菜肴,看看是不是真如流言所说的那样,是偷学曾守财的?曾守财做的酒席,他们已经吃过无数次了,要是真的是学他的,大家只要尝一尝菜的味道,就能够分辨得出来。到时候,所传流言的真假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乌山村里原本就有的两大厨子:曾守财和朱得喜也很重视这次的酒席,他们想看看曾大树的厨艺是不是真如曾大树的家人所说的那么好?这关系到他们二人日后的生意。而且他们也听到了村里的流言,也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可以说,曾大树在乌山村的首秀,受到了乌山村人对酒席和厨子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关注,以及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