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阿宝的朋友

到了后院,皇甫老太神色冷硬道:“玉郎,你如果敢胡来,就别怪我不顾及咱们亲戚情面!花海就是花翰轩的事情,你不能跟任何人说,三十年前的事情我也不想再提,明白吗?”

潘玉郎还是有些不死心,仿佛还想要劝劝皇甫老太:“堂姐,或许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你这是何必?”

“你错了,如果只是一句话这么简单,那你我为什么办不到?一清的今天得来不易,她孝顺我,叫我一声娘,那就是我潘慧安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三十年前的事情早已经是前尘往事,咱们这些人,已经是土埋半截,为什么还要折腾?再说你以为皇上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一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再说一次,这件事情不能再提,你如果执意要提,今天我就干你出家门!”皇甫老太一字一句道,神情非常的严肃。

潘玉郎见皇甫老太主意已决,也就悻悻的点点头,垂头丧气道:“好好好,就听堂姐的话,我保证以后不提还不成?”

皇甫老太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好了,你快去叫老祝头去前面找一清吧!”

潘玉郎点点头,不甘心的嘟囔着走了。

皇甫老太站在院子里,轻轻的叹了口气,也就回转了身子到了前面,张罗着开饭。

花厅里,楚一清上下打量了老祝头两眼,笑道:“祝师傅以前管理过桃园?”

老祝头赶紧行礼道:“哎呦,楚姑娘只管叫小老儿一生老祝头便是,回楚姑娘的话,以前是在容县做过工,后来老了,再就是容县的桃子已经大不如从前,园子不赚钱,就用不了那么多人,小老儿就回来了,如今给人打个零工什么的度日,反正小老儿就一个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不饿,这日子过的也简单!”

楚一清知道他说的这么简单,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个老人,无儿无女,又没有钱,日子一定非常艰难,于是笑道:“这样吧,我去帮你去看着柿子林,我一个月给你二百文,虽然不多,倒是你一个人吃穿是没有问题的!”

老祝头一听,立即喜道:“真的?楚姑娘你可真是个大好人,小老儿在这儿多谢了!”

楚一清赶紧上前拦住他跪下:“祝师傅,您年纪大,不用给我行这么大的礼!明日我会请人去整饬柿子林,正好那片柿子林里有半截茅草屋,到时候我让人给你修葺起来,虽然简陋些,但是能遮风避雨,你就住在哪里吧!”

老祝头赶紧点点头,感激道:“行,反正小老儿到哪儿都一个人!”

楚一清点点头,让潘玉郎带他到后院,吃了晚饭再送他回去。

晚上的饭菜有皇甫老太做的红烧豆腐,味道还真的不错,楚一清忍不住多吃了半个饽饽。

“娘,你身子好些了吗?不行的话就请大夫来瞧瞧,这城里的大夫医术也是很高明的!”楚一清给阿宝夹了一筷子豆腐,一边转向皇甫老太问道。

皇甫老太赶紧摆手道:“不用不用,早就好了,不然还能做的了晚饭?你就放心吧,我这身体壮实着呢!”

楚一清见她气色确实好了很多,也就放心了,想了一会儿就又问道:“娘,你是不是以前见过花老爷子?”

皇甫老太筷子上的菜啪嗒一声掉在了桌子上,她慌张的抬头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问?”

“哦,没什么,只是看你今天看到花老爷子的时候,神情有些不自在!”楚一清淡淡的笑道。

“这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楚寒,怎么可能见过他呢,一清,你想多了,只是因为我今天头疼走神而已!”皇甫老太低头吃菜,掩饰着脸上的神情。

“哦,这样啊!”楚一清淡淡笑道,也就不再问,转眸看向在一旁伺候的盈芊,“盈芊,别忘记明天的事情!”

盈芊赶紧点头:“放心吧小姐,忘不了!”

楚一清点点头,这才注意到阿宝面前的饭菜一直没有少,饭桌旁摆着花海送他的那盘兰花,阿宝瞧得出神。

楚一清放下自己的筷子,端起阿宝的菜碗,用筷子夹了菜示意阿宝张开嘴巴,顺便问道:“怎么?还在想这兰花的事情?”

阿宝这才肯将目光从兰花上摘下来,张开嘴巴吃了一口菜,呼喊不清道:“娘亲,你说兰花喜半阴半阳,喜湿润透风,我瞧着这土似乎有些太干,已经结块了,你说我要不要将土全都换了?”

楚一清笑道:“你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

阿宝眼睛一亮:“对哦,只是因为我太害怕失败了,所以不敢动手,可是不动手,这兰花还是要死的,不如动手试一下,说不定有生机哦!”

楚一清一怔,想不到她只说了一句话,阿宝就懂得这么多,看来阿伯真的长大了。

“先吃饭,吃完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楚一清将饭碗摆在他的面前。

阿宝赶紧应了一声,拿起筷子就认真的吃起来。

铃铛娘端了一碗用豌豆做的面条上来,放在阿宝的面前:“小少爷,我看你饭菜一直没动,是不是这些不合你的胃口?正好我今日上街,看见有卖豌豆面粉的,就买了一些,

擀了一点面条,上面还加了南瓜呢,你尝尝好吃吗?”

阿宝看着那碗白色中透着一点点麻点的面条,顿时有了食欲,道了一声谢,赶紧吃起来。

楚一清笑到:“朱家嫂子,你就是宠着他,他哪里是不想吃,是想救这盆兰花入迷了呢!”

“兰花?”铃铛娘看了一眼那兰花,笑道:“原来我家也种过兰花的,小少爷,不如这样,一会儿吃好饭,我教你种兰花啊?”

楚一清转眸看着铃铛娘:“朱家嫂子也种过兰花?不过在朱家嘴,我好像没有看到呢!”

铃铛娘不好意思的笑笑:“朱家嘴是个乡下穷地方,自然不能有这些,我去朱家嘴之前是住在这城里的,养过兰花!”

“好啊好啊,朱姨,我很快就吃饱了!”阿宝赶紧吹了吹碗里的面条,狼吞虎咽的吃了,就想着赶紧吃完赶紧去医治兰花。

“阿宝,别急,慢点吃!”楚一清夹了一筷子菜给阿宝。

“嗯嗯!”阿宝赶紧点点头。

吃完晚饭,阿宝就端着兰花四处找铃铛娘,好不容易在后院的马厩找到,就见铃铛娘牵着铃铛的手站在马厩外,而潘玉郎正在给马剔掌。

“朱姨,你怎么在这儿呢,让我好找,我将兰花端来了,你快告诉我怎么救活它吧!”阿宝赶紧上前拉了拉铃铛娘的衣襟。

“小少爷,请等一会,一会儿舅老爷将马掌剔下来,咱们捡了马掌去,用马掌跑了水,然后将土换一换,这兰花一定会活的!”铃铛娘指指马厩。

潘玉郎挥手笑笑:“小少爷,别急,一会儿就成了!”

铃铛娘赶紧说道:“你快专心干活吧,一分心再让马踢了你!”

潘玉郎不敢说话了,赶紧一心一意的给马剔掌。

“好了!”过了一会儿,潘玉郎终于给马上了铁掌,然后将马牵到了另外一边,然后闲着铃铛摆摆手:“铃铛,来!”

铃铛赶紧应了一声,端着个破瓦罐,用一双旧筷子从地上捡起马掌来,然后去接水。

“走,小少爷,咱们去换土!”铃铛娘牵着阿宝的手到了屋门口,那儿堆着一些沙土,铃铛娘将兰花的花盆打破之后,轻轻的将四周的土慢慢的向下用木条一点点的向下扣。

“这些土已经被兰花吸干了养分,而且土质粘稠,不容易通气,所以要换上这种透气性好的沙土,不过因为这柱兰花已经奄奄一息,如果再上了根的话,恐怕神仙也难救了,所以我只是将四周的一些土挖去,根部就留着不动,重新移栽!”铃铛娘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将兰花栽到心的花盆里,又说道:“俗语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最好。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小少爷,你要学会知道什么时候兰花要浇水,你知道吗?”

铃铛娘说起种花来头头是道,竟然连鲁城的乡音都淡了很多,整个人都似乎在发光。

楚一清在远处看着,有些疑惑的扬扬眉,真的想不到,铃铛娘还是个种花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