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2

倾国 典心 950 字 4个月前

“圣旨到,邹易接旨。”一个尖嗓子细眼的太监傲慢的走进庭院,“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刘贵妃怀有身孕,久闻邹易夫子之名,特命其入宫为将来的皇子公主教书授课,即刻启程,不得有误,钦此。”

邹易不着痕迹的冷笑,直起身,接过圣旨,“杂家告退”那太监仰着个脑袋,连和邹易客套几句都嫌麻烦,走了。

“这太监也真是不知好歹。”丁玥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害的她跪了这么久。

“不是他不知好歹,是当今陛下的态度摆在那里呢!收拾收拾吧,马上走。”邹易端量着圣旨,思索着什么。

“他们这种态度,我们还去?”丁玥明显不爽。

“他们就是等着抓我们的把柄呢!这小皇帝还真能忍,三年才寻过来。”邹易有意无意的嘲讽着。

“是啊,北疆的事都告一段落了,他还真是不浪费。”丁玥说的咬牙切齿。

“放心,我早就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他。”三年前,宫廷巨变,先皇驾崩,一把大火,独留下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掌管朝政,也怪不得要到现在才寻仇。邹易可不觉得这小皇帝的肚量有多大。

“陛下,奴才已经按照您的旨意把邹易带回来了。”一路颠簸,传旨的太监屁颠颠的跪在李桓的面前“只是那贱民不知好歹,竟要陛下去见他。”说完,忍不住瑟瑟的发抖。

“哦,他到底怎么说的。”三年,即使之前,父皇母后把他保护的再好,宠的再多,这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三年,国家的重担压在他的肩膀上,也着实让他改变许多。

“他说,陛下见了此物定会赴约。”太监颤巍巍的把一物举过头顶,虽然他是皇帝身边得宠的小太监,可伴君如伴虎,这每天过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听宫里的前辈说,陛下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和先皇先皇后总是打打闹闹,虽然比一般孩子早熟一些,可没像现在这么深不可测。

李桓从太监手里接过,长生锁,眉头一皱,上面的生辰,自己的。自己的长生锁不是随着三年前的大火和父皇母后一同尸骨无存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去备车。”捏紧手中的小小锁扣,这邹易到底知道什么?

“是,奴才这就去。”小太监赶紧退了出去,陛下居然会去见那个人。依稀记得陛下无意中翻出了先皇的遗诏,随后阴沉着脸下了旨宣邹易进宫,那时的场景想想都觉得如坠冰窟。这邹易到底该不该去讨好呢,貌似自己已经把他给得罪了吧!

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驶入繁华的街道,李桓如大佛般端坐其中。有些迫切,有些欣喜,虽然不知道这邹易的目的,但是他既然能找到这样东西。也许他会知道父皇母后的下落,那场大火没有找到任何尸身,虽然也有可能温度太高连骨头都烧化了,但是不也有另一种可能吗?如果父皇母后没有死,那么,这些年他们都去了哪里,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公子,邹易就在这落的脚。”小太监在前引着路,李桓一皱眉,这邹易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躲,到了京都,找的房子还是要绕来绕去。

也不让人敲门,直接推开,不大的庭院,被桌子椅子,行李包裹堆得满满的,还有阳光下清晰可见的尘埃,李桓用袖口捂住口鼻,寸步为艰的跨了进去。身后的小太监一见皇帝如此模样,小心肝忍不住抖了抖,陛下该不会生气吧!

“贵客临门,公公,你找个干净地将就着让陛下先坐着歇息歇息吧!”邹易挽着袖子,抱着一个大木箱,从房门里走了出来“我这地方还没有收拾好,委屈二位了。”邹易嘴上虽然说着歉意,可那动作一点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李桓的眉头更是皱紧了几分,小太监一看,伸出食指,指着邹易“大胆,见了陛下不行礼,居然连茶水也不伺候着。”

“公公你大可以带着娇贵的陛下回宫享福。”邹易连眼睛都没抬一下。

“哼!”李桓怒哼一声,作为一个教书先生,居然做这些杂货粗活,不是存心丢读书人的脸吗?是他让他来的京都,这不也是丢了他的人“小魏子,去找几个人过来,半个时辰把这收拾好。”

小太监一哆嗦,差点没听明白,愣了半响,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得赶紧的啊!拔腿就出了门,陛下这次是微服出巡,就带了他这么个管事的太监。记得路过集市的地方里这还挺远的,这叫他怎么赶得及。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为什么连续几章都没有点击,有点奇怪,不知道是不是一下子穿的太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