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宣然后问玉妙:“朱福家的,朱喜家的天天在做什么?”玉妙倒有些奇怪了,道:“我也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就请个安就走了,说有事情。”
朱宣这才一笑道:“外面的产业,我给了你一些,朱禄这奴才最精明,你明天问他好了。”
玉妙搂了朱宣的脖子,笑道:“表哥,你这是不是在分家啊?”
朱宣在她头发上亲了一下,笑骂道:“小丫头淘气得很,给了你还不好。”
玉妙就笑道:“不是不好。”然后突然叹了口气:“以前我的日子多清净。”以前还觉得不清净,现在想想以前,就是看书写字玩,玉妙揉了揉自己的眉角,有些抱怨。
朱宣问她:“成了亲哪里不好?表哥晚上陪了你不好吗?”朱宣觉得好得很,小丫头天天搂在怀里,比以前光看着的好。
玉妙在他脸上亲了亲,很少有主动的时候,朱宣心里大喜了,更搂了她紧紧的,玉妙才笑道:“以前真的是没有这些人出现,表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封地上去?”
玉妙觉得回封地上去会清净一点儿,不像现在人太多了。
朱宣也想回去了,外面官员们,亲友们,以前的旧相知,天天缠了我不得脱身。两,三天不回来,不是都去玩去了。
可是眼前还有昭阳郡主这一件事情没有解决,幸好我在京中,不然的话有些糟。
看了玉妙攀了自己,还在向往着回去,朱宣安慰她:“快了,很快就回去了。”朱宣有时候想,回去或许会有孩子。妙姐儿实在有些精神紧张,晚上房帏之中,喜欢是喜欢,可是时时会紧张得不行。
这样怎么能有孩子?朱宣一想起来这件事,就对蒋家两位舅母烦的不行。没事找一出子事来。
想想玉妙一定要为蒋家的那位亲戚定亲事,一定要是自己帐下的将军,就看了她,这一次又弄了个什么样的人在身边。
这个孩子,朱宣一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硬是被玉妙逗到笑得不行,哪有那么夸人的,玉妙夸梅表姐:“又会理家,又会算账,又会打算盘,长得也好得很,有什么烦心事,回了家一看到这样一个能干人,聪明人,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朱宣当时正在喝茶,差一点没有把茶喷出来。胡言乱语是最在行的。
玉妙问他:“表哥在想什么,我在和你说话呢。”朱宣回过了思绪来,道:“你的那两位亲舅舅,今天来找我,说想弄点事情做做。”
玉妙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两位舅舅和两位舅母,都是多么方正的人。
朱宣又拉了脸:“又是神马表情摆在脸上,整天闲着,诗书不成,功名不成,算什么。”妙姐儿的两位舅舅也是运气不好的,就像徐从安一样。
蒋大夫名为大儒,儿子不会教差了,可是长孙已经乡试有名了,儿子们还是一直不中。
玉妙还是惊奇,道:“我只是觉得这不像是他们的为人罢了?”朱宣哼了一声:“你能看出来什么为人?”帮别人出歪主意,得逞了一次,就以为能看清楚天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