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部分

流水迢迢 箫楼 3200 字 4个月前

关键时刻,卫大人为阻敌军,被、被逆军大将一箭射中,掉到河中,不知―――”易五越说越是激动伤心,一口气接不上来,晕死过去。

皇帝呆立片刻,拂袖而出,冷冷道:“用最好的药,把他的命给朕留住!”

他急急而行,不多时到了弘泰殿。殿内,董学士与太子等人正在拟调兵条程,见皇帝进来,齐齐跪落:“参见皇上!”

皇帝阴沉着脸,道:“传朕旨意,即刻关闭宫门,宫内之人,没有朕的手谕,一律不得出宫,将所有人等,彻查一遍!”

殿外,再是一道闪电,惊得所有人面无血色,兵部尚书邵子和一哆嗦,手中毛笔“啪”地掉落于地。

雾气蒸腾,裴琰泡在宝清泉中,闭上双目,听到安澄的脚步声,微微一笑:“今天的军报倒是来得早。”

“相爷,不是剑瑜那处的军报,是肖飞传回来的月落的消息。”

“哦?”裴琰笑道:“我倒要看看,三郎的军事才能,是不是和他的风姿一样出众!”

见他的手有些湿漉,安澄将密报展于他面前。裴琰从头细阅,脸上笑容渐失,雾气蒸得他的眼神有些迷蒙。他冷哼一声,身形带着漫天水珠腾起,安澄忙给他披上外袍。裴琰急步进了草庐,在草庐中负手走了数个来回,逐渐平静,唤道:“安澄。”

“是,相爷。”安澄进来。

“传令下去,由月落山往京城沿线,给我盯紧了,卫三郎肯定在带着小丫头往回赶,一旦发现二人踪迹,即刻报上。”裴琰望向一侧壁上挂着的狐裘,眼神渐转凌厉。

不多时,安澄却又回转:“相爷,南宫公子来了。”

裴琰微笑着转身:“玉德来了。”

南宫珏步进草庐,看了看四周,笑道:“少君倒是自在,外面可传你重伤得下不了床。”

裴琰大笑,步至案前:“玉德过来看看,我这句诗怎样?”

南宫珏步过来,慢慢吟道:“春上花开隐陌桑,寄语林丘待东风。”

他淡笑道:“只是不知现在这阵东风是不是少君想要的东风。”

“这东风嘛,还小了点,所以火烧得不够旺,玉德得再添把柴才行。”

“是。”南宫珏微笑道:“我这一路,倒没太闲着,估计柳风这个时候正忙着发出盟主令,召开武林大会来商讨如何解决各派寻仇生事事宜。”

裴琰沉吟道:“议事堂必有星月教主的人,玉德你细心观察一下,把他的人找出来,既然要和他下这局棋,我总得知道他有哪些棋子。”

“是,少君放心。”

裴琰再琢磨了会,道:“玉德,你还得帮我做一件事。”

南宫珏见裴琰面色沉肃,大异平时,忙道:“少君但有吩咐,南宫珏必当尽力而为。”

裴琰却又恢复平静,他负手步出草庐,南宫珏跟出,二人在小山丘上的棋台边坐下。

林间,野花吐蕊,春风拂面,温泉的雾气如同杨柳般轻柔的枝条,在山野间舞动飘散开来。

落子声,如闲花飘落,如松子坠地,南宫珏却面色渐转凝重,抬头望着裴琰微微而动的嘴唇,良久,方轻轻点了点头。

六五、玉泉惊变

天气慢慢转暖,春风也渐转柔和,马蹄历落,车轮滚滚。

江慈放下车帘,回过头道:“三爷,咱们这是去哪?”

卫昭眼神冷如冰霜,看了她一眼,又凝在手中的书上。江慈心中暗叹,不再说话,右手不自觉地抚上左手,低下头去。

马车内有点沉闷,江慈四处看了看,拿起卫昭身侧一本《怀古集》,卫昭再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忙又放下。卫昭也不说话,靠上软垫,将面目隐于书后。

江慈笑了笑,仍旧拿起那本《怀古集》,细细读来,忽见其中一首《阳州怀古》,师父曾手把手教自己写过的那句“潇水瑟瑟转眼过,五弦难尽万古愁”跳入眼帘,眼窝一热,忙转头掀开车帘,车外的春光虽清新明媚,却止不住她汹涌而出的泪水。

卫昭手中的书缓缓放下,看着江慈的侧面,摇了摇头,又用书遮住面容。

江慈难过一阵,便又强行把忧愁压在心底。入夜之后投店,她便恍若没事人一般,吃饭洗漱,还哼上了小曲。

卫昭还是沉默不语,只是听到江慈的歌声时,才抬眼看了看她。

江慈洗漱完毕,卷起床上的一床棉被,在床前的脚踏上躺下,笑道:“三爷太小气,也不肯多出一间房钱,是不是怕我夜里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