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不是苏家后院,可以任凭莫尧来去。
急得抓耳挠腮的莫尧憋在太子行宫几天,想不到进宫的法子,也见不到太子殿下,索性出门溜达。莫尧小时候倒是在京城住过几年。天子脚下,自然百业兴隆。莫尧走走停停,进到一家茶馆坐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零零散散买了不少小玩意。
小二进来送茶水跟点心的时候,莫尧正用指尖戳着一个泥娃娃的脸颊。
莫尧对茶也没多少讲究,喝了两口解渴后,莫尧又无所事事了。也不知道傻丫头在宫里怎么样了,太子果真越来越不靠谱,来之前还说要他护着傻丫头,这会儿他人在宫外,怎么护那傻丫头?
其实,这还真是莫尧错怪了太子元崇。那天皇后醒来后,乍听见女儿说自己许了亲要嫁人,脸色立马便白了。真是笑话,她的女儿,自己没机会养在身边,如今俏生生回来了,她恨不得养上一辈子才甘心,怎可能轻易就嫁掉?
在这一点上,皇后倒是同今上难得一致。说了不准,那便是绝对不准的。两个人身份凭的尊贵,又哪里容得别人驳斥?冬至提过一次后也还算乖巧,一手揽下娘亲的膳食,每顿都花了心思在里头。
尝过冬至手艺的人,没有人会不上瘾。是以从冬至进宫后,皇后娘娘的宫殿最是热闹。每到饭点,今上和太子都会来皇后这里,连着小白,五个人一起,倒也多了些寻常人家的亲厚自在。
冬至从回宫那天起,显然同娘亲亲近许多,至今也还不肯叫父皇为爹爹,但越是这样,今上便越是疼爱这个女儿。且不说锦绣公主的封号还在,赏赐更是流水一样送进皇后宫里,惹得各宫换了一批又一批的瓷器绢布。
从锦绣公主回宫后,今上每日都过去皇后寝宫探视,纵然皇后无法侍寝,但这些日子一个妃嫔也不曾宣召,其中宠爱,自是非常。后妃们心底暗恨,几位皇子心思不明,至于宫中还未出嫁的公主们自然多了几分计较,尤其是七公主璇玑。
锦绣从皇宫带走后,帝后很是牵挂,皇后娘娘更是重病一场,太医们整日守在寝宫,只怕有个万一。正好那会儿霞妃诞下七公主璇玑,眉宇间竟有几分肖似当初的锦绣。今上抱了七公主给皇后来养。说来也奇怪,七公主还真得了皇后的好,满月时竟和皇子一样大办。只是等皇后身子爽落后,却又将七公主送回到霞妃身边。
那时今上不解,结果皇后只说了一句,“再像也不是我的锦绣,何况,看着她我只会更想锦绣。”自那之后,七公主的事谁也不再提起。只是因为实在像,尤其是七八岁的时候,宫里老人私下里偷偷说,七公主同离宫时的锦绣公主几乎一样。皇后偶尔召来喝茶吃点心,眸光总是温柔的,纵然次数不多,但宫里人明白,对七公主也是喜欢的。
何况七公主嘴巧,常哄得今上笑口常开,直到锦绣回来以前,她都是宫里最瞩目的公主。只是,锦绣回来了,所有的都变了。璇玑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下人偷偷说起锦绣,如此那般竟是天下无双的模样,偏偏父皇将锦绣保护得很好,璇玑到现在竟是一面也没见过。
大皇子平素在宫里也是个闷声不响,待人接物极为妥帖,见到受欺负的也会说两句,不算出彩,正好过得去。只是这段时日,也不知道怎的,这个大皇子竟然忽然亮眼起来,太子几次推举,竟叫这个平素不起眼的皇子一下子惹眼起来,朝臣里头也多了不少声望。
霞妃只诞下一个璇玑,同各宫妃嫔也算交好,平素同如妃却不常走动。如妃除了府邸时怀过一个大皇子,后来便一直不受宠,一年也见不到几面皇上。至于璇玑,因着今上的宠爱,在几位皇子皇女间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便是太子也对她多多包容,哪里瞧得上一个不起眼的大皇子?
外人见大皇子风光了,自然巴结上来,可只有大皇子明白,太子这是要将他推出去送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谁让他动了皇后娘娘?他也是天家血脉,就因为出身低贱,所以只能隐忍伏低。他哪里不想作威作福,将所有人踩在脚下?那是天潢贵胄生来就有的尊贵。可他没那个资格,即便是宫里那些得势的太监宫女,他都要摆出一副温顺文雅的样子,纵然心底有气也不能冲着他们发。
为什么?因为母妃只是个婢女出身,身后没有世家大族的之称,能够活到今天,已算万幸。凭什么?他就一定要屈居人下?他从不认命,藏拙只为有朝一日能一鸣惊人。他蛰伏在宫里,等着各方人马对他放松警惕。却没想到正是这样,才让他被人盯上,推出去顶罪!
三皇子元崇身为嫡子,尊为太子是自然而然的事。可嫡子继位在天家是少之又少的事,最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却总不能够登上那个皇位,他作为皇长子,有什么不可以?所以,有人容不下他,容不得他袖手看戏,坐收渔翁之利——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