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敌不动我不动 (8)

秀色田园 某某宝 12525 字 4个月前

大豆至少也有一石。这还是没赶上时节,若是赶上了,收成应该更高些呢。”

李薇笑下。今年以来,若让她打个比喻,便是自己一大家子极度扩张的一年,先有吴旭开了一间酒楼,又赁下天荒湖;后有自己的这两千五百亩的荒地;再有周濂和年哥儿在安吉的那一大摊子事儿。

摊子铺得大,钱财上便略显出不足来。现在她手头的现银不过百两。麦收后一两银子也没变现,全给周濂拉了回去。再往前的秋粮,定然也是要支持他的,只希望他的铺子早点赢利,好让自己能收回一点本钱,买肥料发工钱。

钟明钟亮汇报了两个庄子里的事儿,便回去了。李薇叫来麦芽儿,大庄子今年要添新农具,得花多少钱儿。

麦芽将早就列好的纸张递给她,“小姐,锄头之类暂时不用,每个长工家里,都有这些农具,但是象犁耙之类的,咱们得添置,还有耕牛……秋后大小庄子一起开犁,折借不开,而且也赶着时节呢。”

李薇点头,扫过纸张最下方麦芽计出的总数,这两项折合下来,至少要三四百两银子。

一时下,她还真想不出去哪里凑这些银子。想了半晌,向麦芽儿道,“秋季的牲口就租借吧,一天按三十文算。至于犁头,等四小姐来了,我与她提提,先借些钱来把这项置办上。”

“哎”麦芽应了声,又问道,“五小姐那我明儿就去庄子里和钟管事商量商量?”

李薇摇摇头,“明儿我也去。我与他说吧。”

青苗在一旁忙道,“五小姐,夫人说不让你出去呢。”

李薇站起身子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我在家什么事儿也做不了。我去与娘说说。”

一边说着一边出后院的正厅,沿着青砖甬道,往前院儿走,寻思着,是不是该跟何氏说说,从嫁妆银子里抽出些钱来,先让自己买牲口。

刚一想到,便摇了摇头,本来何氏就不想让她再管庄子里的事儿呢,这会儿再去抽嫁妆银子,可不是又要受一通排落?

还是找春杏的好,反正再过两天她也该到了。银子嘛,她手中应该有不少,毕竟她最近没有什么扩张的大动作,用不着大笔的银子。

前院中何氏领着荷香桂香两个在小库房排李薇的嫁妆。李薇看着小库房里新添布料棉花,各色丝线满满的摆了一屋子,倚在门口笑问,“娘,这些就够了吧。”

何氏斜了她一眼,道,“这些只有三分之一。你也上些心吧,春杏那会儿还听话,在家里安份了几个月呢。”

李薇嘻嘻一笑,嘴上应着,“好呀,娘,过了秋收我就一步家门也不出了。”

何氏无奈的瞪一眼,手中忙活不停。

秋阳爽利,穿透已微微发黄的树叶,在地上投下光影斑点。李薇站在小库房门口儿与何氏说了一会儿话。院门突然响起,黄大娘一路小跑过去开门儿。

门外却是一名差役,手中拿着一封信,恭敬的道,“这是京中何翰林大人的来信,县尊大人命我送来的。”

李薇听见只言片语,猛然转头,向何氏道,“娘,好象是小舅舅来信了。”

何氏惊喜抬头,将手中的布匹放到一旁,匆忙向往走,“在哪里?”

黄大娘谢过那衙役,举着信往这儿跑来,“夫人,是舅老爷的信。”

李薇越过何氏,把信接过来,笑道,“小舅舅可有好些日没信儿来了。”

何氏满脸笑,“可不是。不过,你小舅舅一向是把信写到年哥儿那里,这回怎么从你那大姐夫那里转来了?”

李薇撕信封的手一顿,想了想道,“兴许是有什么事要与大姐夫说,顺道一块儿寄来了吧。”

心中却想着,莫不是与赵石头的前途有关?一面想着一面扫过信中内容,刚看两行,惊讶出声,“娘,小舅母有身子了。”

“什么?”何氏一愣,脸上且惊且喜,似是没听清楚一般,一把抓着李薇的胳膊,“梨花,你方才说什么?”

李薇一手挽着激动的何氏,另一手将纸扬了扬,笑道,“小舅舅说,小舅母有了身子了,已有两个多月了。信上还说,小舅母身子很好,大夫把脉,母子康健呢……”

“哎哟,老天爷保佑……谢送子娘娘大慈大悲。”何氏愣怔好半晌,才消息这个讯息,眼中泪光光,双手合十,在院中谢起神佛来。

李薇含笑看着何氏喜极而泣的模样,也不去劝阻,何文轩与何氏来说,不象弟弟倒是自己的孩子,三十岁才得子,怎么让何氏不兴奋高兴。

“快,快让方哥儿去你二姐夫的酒楼里叫你爹回来。啊,对了,顺带给你二姐也说说这个喜讯儿。”何氏谢了一通神佛,连忙向李薇叫道。

“好。娘,我这就叫方哥儿去。顺带也去给三姐说说,大姐那里不知小舅舅说没说呢,也去说一声,行吧?”

“好,好。”何氏在黄大娘的搀扶下,向正厅走去,一连声的道好。

李薇叫方哥儿和青苗来,交待一番,让他们快去快回。

178章

春杏归来

孟颜玉怀了身孕自然让李家人跟着欢喜了一场。何氏人逢喜事精神爽,整日笑眯眯的。将李薇的嫁妆放到一旁不顾,转而去找柔软的料子,摆弄起婴儿衣裳来。

又与李海歆计划着回何家堡一趟报信儿,有了这事儿让何氏挂心,她便不再整日只盯着李薇,说什么不准去庄子里的话。

李薇自然乐呵,趁机催何氏早些去何家堡,何氏本是打算中秋的时候,多回去住些日子,陪陪老娘,可现如今何文轩这喜事儿传来,她自然是坐不住的。又因中秋临近,究竟是去了再回,还是在何家堡呆到过了中秋再回来。

李薇便给何氏出主意,“娘,以我说,你们等过了中秋再回来。小舅母有了身子可是天大的喜事儿,姥娘高兴着,你也陪她乐呵乐呵,我爹嘛,上次嬷嬷气呼呼的回去,这回也让他趁机在嬷嬷跟前尽尽孝道呗。家里你不用操心的,我都这么大了,有黄大娘在,又饿不着的。若你真不放心,就让三姐多来走动走动,反正她在家也没什么事儿……”

见何氏还是不太放心的样子,便又说了一通贺府后面的礼怕是过了中秋要接着行,到时她可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了等等。

何氏末了笑道,“行,娘这就准备准备,过两天儿回去。不知道你心思的,还以为你当真为小舅舅高兴呢。”

李薇笑道,“自然是真心为小舅舅高兴。”另一方面则是秋收临近,何氏在家不让她出门儿,真是无比的悲催。

事情也巧,就在何氏决定要去何家堡的当天下午,武睿和春杏赶着马车来了,这下李薇更有了理由,拉着春杏先与她说了京中的喜讯儿,又向何氏道,“娘,四姐和睿哥儿来了,让他们先在家里住着,等你们回来,再让她搬到新宅子,不正好么?”

春杏笑道,“那正好。我们本来就说,到了之后,先在这边儿住几晚,等那边宅子收拾好了,再搬过去呢。”

李海歆原先是不放心李薇一个人在家的,这二人一来,倒也放了心。安心的准备起回老家的礼物来。

何氏趁空儿问了问春杏武家那边儿的情况,春杏笑道,“一切都好,娘就放心吧。老太太去安吉睿哥儿大伯家里,太太抽不出空来,韩姨娘跟着去侍候了。本来我们是要在家里过了中秋才来的。太太说生意要紧,往前儿是中秋,正是生意红火的时候,便让我们来了……”

春杏一边儿说着,一边向李薇那边儿打眼色,李薇心知春杏这话不尽属实,不过重要的是春杏和武睿来了,这便就好。

何氏李海歆于春杏到的第二日早晨启程回老家,由荷香桂香随行,虎子眼巴巴的想跟着一块儿回老家,却因学堂有课,终就是忍下了。

惹得春杏一连声夸赞他,“小野猴子,今儿怎么不黏人了?”

虎子背着小书包神气的瞪了春杏一眼,“我要上学呢。哼。”

春杏扑过去要凑他,他洒下一串响亮的笑声,沿着院子前的青石板巷子向私塾方向跑去。

何氏与李海歆的马车已没了踪影,春杏回到院中伸了懒腰,转头问李薇,“你今儿要做什么?”

李薇说要去庄子里,春杏点头,“成,你去忙你的吧。我和睿哥儿先去铺子里瞧瞧,转完铺子,便去三姐那里。晚饭就别做了,你忙完了也去三姐家。虎子……我待会儿就去三姐那里说一下,午饭让她派人接到周府去吃……”

李薇应了声,又问,“四姐可是去小荻姐姐说分铺子的事儿?”

春杏点头,“嗯。不过,之前我没与她提过,真怕她那炮仗脾气一点就着,呛死人呢。”

※※※※※※※※※※※※※※※

过了七月中,秋庄稼日日都是不同的景色,李薇不过十来天没到田里,现如今,大豆叶子已是黄绿相间,原本略瘪的豆荚子如同气吹般的饱满起来,胖嘟嘟的极惹人爱。苞谷的雄花与苞谷婴子都褪去鲜嫩的颜以,转为黑褐色,嫩绿的苞谷皮也开始转黄。秋收即将来临。

自何氏李海歆走了后,春杏与武睿先是查看了铺子,又与周荻透露了要分铺子的想法,果不出春杏所料,周荻的小暴脾气当场发作,把春杏赶出周府,说以后再也不理春杏了。

春杏回到家跟李薇气哼哼的道,“周荻就是个拎不清的炮筒子。”

第二日春杏仍还去周府,周荻这次更是连门都没让春杏进去,惹得春杏又气又笑,便不再去。

中间儿隔了五六日,第三次去时,周荻仍赶她走,她只是不走,两人在周荻的闺房中大吵一架,最后还是春柳在中间调停着,这才算是息了战。

春杏便将为何要分铺子等等原由,一丝不瞒的说了。春柳便劝周荻,“春杏的担心也没错儿。你们两个好,还能挡得住外人起心思?铺子分开,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春杏不是说了,你若不耐烦经营坊子,她给你供货。”

春杏笑道,“是啊,坊子里出什么新鲜的货品,有我的,必有你的……没我的,也有你的,这成了吧?”

周荻哼哼着把身子背了背,“谁稀罕你好心。”

春杏笑咯咯的坐到她身侧,“你不稀罕干啥那么大的脾气?我怎么不知道你原来也是个喜欢银子的。”

周荻瞪她,“你当我跟你一样,只爱那些银子么?哼。”

春杏笑笑,顺着周荻的话说了一通她夫家富甲一方,自不须她这个少奶奶亲自挣银子养活自己等等,周荻才有些微消了气。

李薇听着春杏的转述,便劝春杏,这些日子愈发对周荻好些,她只所以会发火,在李薇看来并非在意那些钱财,而是有一种被人背叛的感觉。两个亲密无间不分你我的人,突然有一人提出要划清界限,这对另一个毫无觉察的人来说,确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春杏点头,“你不说我也是要这么做的。”说着站起身子,揉揉脑袋,长叹一声,“周荻的小嗓子叫得我脑袋里嗡嗡嗡的,我先去睡会儿。”

李薇目送春杏过了小月门儿,笑了下,这些日子以来,武睿已开始接手坊子里的事儿,日日用完早饭就出去,直到晚饭时才回来,有时与春杏在饭桌上便谈起铺子坊子里的事儿来,李薇看着武睿精神抖擞的样子,替他高兴,更替春杏高兴。

“麦穗,你去找菊香问问,四小姐的院子收拾好没有?”

“是。”麦穗应了一声匆匆去了。

李薇随手翻看着自己手头几张纸,是两个庄子冬麦子耕种所需要购买田肥。一边翻看一边摇头,这又是一笔钱财,看来不向春杏开口是不行了。

正想着,菊香跟在麦穗儿后面从小月门进来,进厅中便笑,“五小姐,您叫我?”

李薇点头,“嗯,没什么大事儿。四小姐的院子收拾好没有?”

“收拾好了。四小姐说等老爷夫人回来再搬呢。”

李薇摇头,“不用。你们把四小姐的细软收拾一下,这两天就让她搬过去。”

菊香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她的用意,“那,五小姐是不是跟四小姐提一下?”

李薇点头,“嗯,你们只管收拾,晚饭时我与她提提。”

春杏已成亲,且也有自己的院子,却还住在娘家,即便是武睿不说,心头肯定也觉得别扭。还是早早让他们搬到自己家中去才好。

晚饭后,李薇将春杏邀请到自己房中,与她说了。春杏眉眼一挑,“怎么,我出嫁了这便不是我的家了?你还敢赶我走?”

李薇笑嘻嘻的道,“是呀,你现在是武家媳妇,赶快回你们家去吧,爹娘不在,现在我做主。”

春杏哼哼的看她几眼,“自己住着不害怕么?”

李薇摇头,“有什么害怕的?还有虎子呢。再者,明儿打算让大姐家的孙大娘带着小乐过来住些日子。有她和黄大娘在,还有方哥儿和小乐,足够了。”

春杏见她说的笃定,想了想便点头,“行吧。我坊子里有个看门的老头儿,老实勤恳的很,让他过来替你看几天门儿。”

李薇笑着点头,“好。这已进入八月了,四姐动作快些,出些新货,正好赶上这一拨商机。”

春杏点头一笑,“我和睿哥儿也是这么商量的。现在定了三个新花样,这几天坊子里正忙活着做这个呢……”

李薇看春杏笑得志得意满,便向她提了要借银子的事儿,春杏愣了下,又嗔她,“要用银子怎么不早说?”

李薇一笑,“刚起来的事儿呢。”

春杏想了想道,“这些银子不用你还了。反正这也是该得的利钱。”

李薇笑道,“难怪小荻姐姐生你的气,我向你要钱了么?一副跟我划清界限的架式。”

春杏一挑眉,向她扑来,“我好心帮你,你还敢埋怨我,看我不揍你……”

李薇大笑着从房间跑出来,正巧武睿从前院过来,李薇大叫,“睿哥儿救我,你家夫人发疯了。”

……

179章 丰收时节(一)

一年之中最让李薇兴奋的季节来临了。

春天时刚买下这块荒地,李薇便在脑海中描绘过许多次秋收时的盛况。这沉甸甸的丰收喜悦里有她的智慧,她的汗水,她的努力,因而在她眼中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大庄子的秋收是在八月初十开始的。在开始收割的当天早上,李薇早早到来到田里,在秋日金黄色的晨阳下,田间小路上,黑黑立着大庄子里的长工们,有的手拿箩筐,有的手持铁锹,还有许多妇人与孩子,她们是被临时雇来,掰苞谷棒子的。

钟亮一脸笑意向她起来,“五小姐,您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李薇笑着摇头,眼睛望着这即将开收的大片田地,“我今儿只是来看热闹的,你们只管开始收吧。”

钟亮应了声,向两个分管长工的小管事儿,挥动下胳膊,那两人接到讯号,向立着的长工们挥手示意,刚才还静立着的人群立时热闹起来。

钟亮看着远处,向李薇解释道,“前面的妇人孩子负责掰苞谷棒,后面的人用铁锹把苞谷杆儿放倒,再后面还有人专门将放倒的苞谷杆儿收拾整齐,在田里放着风干几天,再用榔头将根

上半干的泥土敲下来,然后再拉到咱们的牲口棚里去,扎成细料,好喂牲口。”

李薇看着青纱帐般的苞谷杆儿田里,随着人群的进入,象是平静湖面突然闯入许多入侵者,登时热闹泛滥起来,前面有人将苞谷棒子掰下,在田中推成一个个小推儿,跟随在后面的人挥动铁锹,将空苞谷杆儿被放到倒,再后面的人,将被放倒的横七竖八的杆儿归整齐,摊放在地上。随着长工们的推进,不多会儿的功夫,地头已呈现出两丈多远的空地,并且在不断扩大……

李薇笑了起来,“安排得挺好,扒苞谷皮找的也是妇人和孩子么?”

钟亮点头,“是。都是长工们的家人或者邻里,听说五小姐给的工钱高,争着要来上工呢。”

李薇举步向前,“咱们地块大,又赶着时节,宁可多加几个钱儿,也得早些腾出茬儿来。”

钟亮道,“五小姐放心。有我盯着呢,误不了种冬麦子的时节。还采用轮翻耕作,前面的田地清出来,就先浇水施肥开犁,我排了时间表,保管在寒露前将麦子种完。”

李薇笑着点头。她也知道这样的小事儿根本不须她操心,说了几句闲话,便让钟亮去忙活,不用管她。

钟亮这些日子以来,也略知这位五小姐的脾气,她来庄子里,有时候,不全是因为有事儿,大多数时候,只是想来瞧瞧而已。便行了礼,匆匆去了。

麦穗跟着李薇走了一会儿,在她身后道,“五小姐,我想去瞧瞧那边儿的人收豆子。”

李薇脚步一顿,疑惑,“收豆子有什么可瞧的?”

麦芽儿已在一旁笑起来了,“她哪里是瞧什么收豆子,是想去看人捉母蝈蝈吧?”

李薇也笑起来,秋天时,这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有另一件事儿,便是啃苞谷甜杆儿,她小时候便啃过不少,大多是春桃几个挑出来的,甜得很纯正,而且没有怪味儿的。

不过,等她能啃得动的时候,家里已不是那般贫穷了,纯粹是啃个乐子而已。但是对于家境不太好的孩子们来说,那个便是无比的美味。

撇眼儿瞧见方哥儿和小乐两个也是眼含期盼,便笑了下,“都去吧,一个时辰。”

“是。”几人齐齐应声,小乐和方哥儿两个率先向大豆地跑去。麦穗儿这会儿才向李薇道,“五小姐,我去瞧豆子地,可不是为了玩儿。您先前不是说过,豆子根上长的小瘤子能肥田么?我觉得好奇,想去瞧瞧那个……”

哦,李薇了然点头,她是向这几人讲解过轮播的要点,当时麦穗问为什么豆子能肥田时,她随口说了是因为豆根上的小瘤子。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不过,她没告诉她们那个叫做固氮瘤。

便道,“那你们都去吧。我正好四处走走。”

三人应了一声,结伴儿向不远处的豆子地而去,田间有不少七八岁的孩子,没到做工的年纪,正在田间疯跑着欢叫或惊呼。间或有一两声哭嚎传来,李薇猜想,肯定是被蝈蝈咬了手指,这个时节,蝈蝈都长大长老了,牙齿坚硬得很,若是被咬到,即使是成年汉子长年干农活的粗糙手掌,也能被咬出血来。

想着想着,便又笑起来,前世小时候,她也皮实得很,在田间被无数的虫子咬过,也曾象这样哭过,不过,往往是嚎两嗓子便再接着疯玩儿。

日头高起来,光线白而亮眼,将蓝天白云映得明净清澈。入了秋后,云彩便有了清晰的形状,一朵一朵,极美丽。不再象夏日那般,是混沌的丝捋状。这一切都象极了秋天给人的感受,爽利的风,高远的天空,蓝到极致的明净天色,爽爽落落的感觉,让人爱极。

李薇在田头立了一会儿,再回头看收割的人群,已推进了五六丈有余,大片的庄稼倒下,田野更空旷起来。

突然眼角斜到一个黑点,凝目向来时路望去,一辆马车从极远处正冲着自家田地的方向而来。

马车跑得极快,不多会儿已转入往庄子来的主路上。李薇迎着马车来的方向走去,等到她走到给长工们盖的屋舍后面时,那马车也已驶到离开十来丈处。这时她已瞧清楚,赶车的却是大山。

李薇立屋荫里,遥遥向大山道,“你不是在安吉,什么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