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子,你好好读书,将来象小舅舅一样出息了,买座大宅子,到时候五姐便与你和爹娘住在一起。”
“真的?”虎子垂着脑袋思量一会儿,抬头问道。
“真的。”李薇重重点头。不确定她这种哄小孩的低级小把戏能不能把他说服。
“好。”虎子也跟着重重点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砾着一片认真,伸出小拇指,“来,我们拉勾勾。”
李薇笑了下,也伸出手指来,认认真真的他拉了个勾勾。反手将他手握住,举到灯下一看,指甲又长长了,甲缝中有污泥在里面,伸手在他脑门儿上重重弹了一下,“是不是和瑜儿又玩泥巴了?”
虎子缩了一下脑袋,向她讨好笑道,“五姐给我剪指甲。”
※※※※※※※※※※※※※※※
贺府正式提亲之后,何氏便不准李薇再去田里跑,可她放不下自己新发现的“优良”麦种子,更何况她计划着从这季开始,对其它麦子的留种也要采用前世所记忆的“顶端优势”作物分种法进行有计划分种。
与何氏磨了几日,直到进了五月里,麦子要开镰收割,何氏强强同意她戴上帏帽出门儿。李薇笑道,“娘,我现在出门天天戴着挂纱草帽,不是帏帽是什么?再说,四姐一直都没戴呢。”
何氏瞪她,“那能一样,春杏做得是妇人的生意,你整天往田里跑,那里可全是农家汉子。”
“好,”李薇双手举过头,表示投降,将帽子戴好,正准备出门儿,几日不见人影儿的贺永年来了,他一身整洁青衫,皂色鞋子,发髻上插着一根碧玉簪子,立在初夏早晨的树影里,倒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看见她这副子,便笑,“要出门儿么?”
李薇点头,向身后一指,“爹娘都在呢,有事儿你们说,我先走了。”
贺永年挑眉斜她一眼,李薇不甘示弱隔着薄纱也斜他一眼,这几天何氏天天在她耳根子旁边念叨,订了亲事儿要懂避讳等等。
那意思她自然是懂的,反正就是私下里少见面呗。再者她急着去田里指挥着那群长工挑麦种子呢。
“梨花还不快走,等会儿日头就毒辣起来了。”何氏在她身后催促。
李薇向贺永年吐了吐舌头,宣告自己的胜利,心情颇好的上了马车,向他挥手告别。
贺永年轻笑了笑,向她抬了抬手,朝何氏与李海歆走去。
“爹娘,近来可好。”贺永年跟着李海歆夫妇进了正厅,揽着闻讯而来的虎子,含笑问道。
李海歆点头,“好。大山说你最近忙着,可还是安吉那边儿的事儿?”
贺永年点头,“是,前些日子三姐夫回来,正巧在酒楼碰上,说起那边的情况来,认为那边倒是大有可为,近期我也准备过去一趟,实地查看。”
何氏笑了下,“州府里自然繁华一些,只是离家也远了些。”
虎子等几人叙了些闲话,才向贺永年道,“五姐夫,你和我五姐会很快成亲么?”
贺永年轻笑了笑,拍他的头,“怎么,你不愿意?”
虎子哼哝了几声,才道,“不能晚些么?我舍不得五姐呢。”
贺永年又笑下,看向何氏李海歆,“我此次来也是征求爹娘的意见。成亲的日子是定在明年春上,还是后年春上。”
虎子不待两人答话,连忙喊道,“后年。”
何氏唬着脸叫他,“你给我出去玩,这可不是你能插话的事儿?”
虎子眼睛滴溜溜转着,突然一本正经的道,“大姐夫说过,姐姐们出嫁,我可是正事儿呢,为啥不让我说话?”
何氏憋不住,笑了,“那是去送嫁,你这个娘家兄弟是正事儿。现在这事儿轮不到你说。快给我过来”
虎子摇头,依在贺永年身边不动。
李海歆在一旁低头思量了一会儿,问贺永年,“你父亲那边的意思呢?”
贺永年想了下,轻笑,“父亲倒没什么。只是我的希望爹娘能将日子定在明年春上……”
何氏与李海歆对视,都不妨他直接提了出来。过了片刻,何氏笑道,“好,你的心思我知道了,等和你爹商量一下。”
贺永年说完这句话,神情有些赫然,只是唯恐夜长梦多,早些成亲,他才能安心。
双从袖中掏出几张银票来,放在桌子上,“这是我给梨花添的嫁妆,娘收下吧。”
何氏连忙起身,快步走过去,将银票拿起来,塞还给他,数叨,“家里还能亏着梨花?再说了,将来你们成了亲,哪处不用银子?这些你拿回去,先前你放家里的那些银子,麦收后得了现钱也一并还你。”
贺永年握着被何氏塞回的银票,无奈笑笑,“娘,银子我有的。这些是我的心意。”
李海歆也在一旁道,“你这些年往这边放的银子够多了,自己留着吧。以我看,留着单开间自己的铺子也无不可。”
贺永年微愣了下,又轻笑起来,单开铺子的事儿,他自去年便开始运作,原是选在方山,因贺萧这一
病,倒耽搁下来。因周濂要去安吉开铺子,他也把主意打到安吉去。
这些天来,与安吉冯府的接触,可不全是为了府里的生意。想了想便点头,将银票重新袖回,陪着李海歆何氏叙了些话,给虎子讲了一页书,时至半晌午,不见李薇回来,情知是见不着了,便起身告辞。
李薇到了田中,现如今田中已是派繁忙景象,长工们已在早熟的麦子田里开了镰,钟明见她过来,带着五个长工迎上前,笑道,“五小姐,您要的人都找好了,要怎么割?”
李薇看看自己那块试验田,还有些微的青色夹在其中,心知还要再等上几天,便走到一旁已黄透的麦子田里,招手让那几个人跟上,在一拢麦子穗中挑了一只最大的,掐断下来,举到众人眼前儿,道,“你们的任务就是在麦子田中找麦穗大的单割下来,然后……”
她伸出另一只手,在麦穗的上部的三分之一处掐断,拎着麦子头道,“……然后,将麦子头部单独存放起来,剩下的可以与其它麦子混和,麦子头一定要单独存放。”
“听明白了么?”
“明白了。”几个长工眼中虽然闪着疑惑,却还是齐声答道。
李薇又一连掐了几根麦穗,做了示范。钟明拿着麦穗在一旁看了许久,突然道,“五小姐这是想留麦子种?”
李薇在纱帽下挑挑眉毛,轻笑,“不错。你怎么看出来的?”
钟明将麦子穗举起来,指着上部笑道,“平时不注意,方才仔细一看,麦穗顶端的麦子粒长得更饱满,而下部的麦粒长得却瘪,在五小姐身边久了,便猜您是想留来年的麦种子。”
李薇微微点头,心说,麦子是顶端优势作物,而且是顶端优势极为明显的作物,这种留方法,也许能使来年的麦子长得更壮一些。
钟明猜中,显得极为高兴,种子事大,每个农人都知道。他大声的向几个长工重复了要求。
李薇则带着麦穗几个直奔她上次发现新麦种的地方,那几株麦子已经熟透,李薇毫不犹豫的将那十来根麦穗子掐了下来,轻轻揉开一只麦穗,饱满微圆的颗粒登时显现在面前,李薇强压着心头的喜悦,将那十几个麦穗子将到青苗随身携带的小布袋中。
165章 有靠山的感觉不错
五月初五后,城郊外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麦收景象,太阳火辣辣的毒,李薇只每天早上或者傍晚去田里瞧瞧,当然她不去瞧也可,有钟明管着,那些长工们又是自家用熟的,麦收也并非什么复杂精细的活计。
她去瞧的,主要还是看采收种子的进度以及她那几亩试验田里麦子晾晒的情况和收成。她最关心的当属收成。
这几年田里水肥充足,其它的麦田,一亩收三至四石,这个相当于前世的亩产五百斤左右,与她记忆中儿时农村落后耕种时的产量相比,已经能打个平平。但是,与周边旁的人家的良田相比,却也只是每亩能多出一半石而已。
而她的那块试验田,在李薇看来,水肥更足,应该亩产四石至五石,才能达到她的心理预期。
如果能达到她的预期,那么便说明粪丹的肥力足够,秋粮作物仍可以随水追施粪丹,而且荒地之中,也可以随水追施,确保秋粮的收成。
这天早上,风极爽利,李薇用过早饭,要去田里。李海歆本是也要去看看,但是,后面院子还余下些收尾的活计,另有匠人工头要结余帐,他一时走不开。
何氏便说,一日不去也成,等明日让李海歆去,李薇便说,她在田里瞧过他们过称便回来。
几个丫头和方哥儿也很兴奋,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今日要称量的试验田的收成。
李薇微笑不语,心中却想着另一宗事儿。那块田无论水肥均不缺,更没有受遭受虫害,麦苗稀稠也是精心她精心控制过的。无论今日称量结果如何,在现有种子里,麦子能达到这个收成,几乎是最高最好的,已是极限。
现有的种子抗风抗倒伏能力不强,且麦子叶极多,种得太稠,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使麦田下部密不透风,不利于麦子生长,反而会降低产量。若要再进一步增产,只能指望她发现的那几穗新种子了。
李薇几人到时,钟明已将试验田里晒干的麦子扬好晾晒干,堆成了堆儿。这会儿已将上面盖着隔露水的草栅子揭起来,晾去清晨的潮气。
这块打麦场是在原先的麦子田里临时压出来的,足足有五六亩地大小。等麦子全部晾晒干入仓后,再浇水犁田后,种上早熟秋粮作物,如绿豆大豆等,两不误事。
“五小姐,咱们开称吧?”钟明领着几个长工过来。今儿又有十几亩的粮,晒干晾净要入仓。现在都推成尖尖一堆儿,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金黄色丰收的光泽。
李薇笑着点头。钟明招呼长工们过来称量,称量的结果是一共收了二十八石的粮食,李薇有些遗憾,这块试验田是六亩大小,折合下来,一亩不足五石。
钟明与长工们则是乐得喜笑颜开,都说从未见过这么高产的麦子,有人说,某地有户人家,以塘泥铺
田,最终产量也不过强强四石半。
李薇笑了下,又问钟明其它田中的产量,钟明搓着手高兴的道,“五小姐,今年可比去年强,去年平均折合是三石八斗,今年是亩产四石二斗。每亩增收四斗粮食呢。”
李薇点头,二百二十亩的麦子,共约收麦子九百二十石,除去留种子外,夏粮收约四百十两银子。除去其它支出与税粮外,兴许能余下三百两左右的银子。
心下对这个收成还算满意,叮嘱钟明别把种子与他粮食混了,看天色不早,日头又开始发威,让麦穗留下一两银子给钟明,让他给长工们买点瓜果之类消消暑气,便坐着马车回城。
路上,想起原先跟春柳说过要赊粮给周濂的话,也不知周濂那边儿是否真的缺银子,便让方哥儿入了城先不回家,到周府去问个究竟,若真的周转不开,自家的粮便直接拉到周濂的酒坊子里得了。
到了周府,春柳却不在,一问下人才知,原是吃过早饭便去了自己家。李薇失笑,“得,我们多跑个空,走吧,咱们回家。”
一行人回到家中时,何氏与李海歆均是一身新衫,打扮得整洁庄重,正要出门的样子,李薇诧异,“都快午时了,你们去哪儿?”
何氏笑了笑,“贺府老爷夫人使人送信儿,请我们中午到摘星楼叙话。你来的正好,我已叫黄大娘给你们准备了午饭,你陪你三姐在家里吃吧。”
李薇心中大急,急忙看向春柳,春柳向她眨了眨眼睛,笑道,“娘,方才我已说了,今儿我陪着你们去。梨花说亲事,我这个当姐姐跟着去,也不为过”
李海歆眉头一皱,似是不愿,李薇赶忙在他开口前,抢着说道,“是,三姐也去罢。多个人替我把把关,有什么不好的。”
何氏看她一脸的急切,笑道,“亲事都做下了,还有什么把关不把关的。”
李薇又道,“那今儿去,少不得会说些正经的事儿,三姐这些年宜阳的风俗忌讳也知道不少,去了能给娘出出主意嘛。”
春柳在一旁笑道,“梨花说的这个没错儿。我见天在家里没什么事儿,到外面儿走动的也不少,比娘听得还多些呢。”一边说一边向自家的马车走去,一副跟定的架式。
何氏向李海歆一笑,“行,让她跟着吧。”
看着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出了院子,春柳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向她做了个安心的手势。
李薇舒了一口气,青苗关了大门儿。她这会儿才有功夫去想贺府老爷和夫人突然要见面,到底是为了何事?
想了半晌,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偏偏贺永年前两日刚去了安吉,这会儿也真抓不到人去问。许久之后,叹了口气,向后院儿走去。最坏的结果是爹娘知道了大夫人的心思,会心疼自己会生气。
※※※※※※※※※※※※※※※
事实上李薇的担心纯属多余。贺萧之所以回来之后迟迟不见动静,无非是因贺永年而对李府结下的心结。对李府,他唯一不喜欢的原由,是因贺永年对这府人的态度与对他这个亲生父亲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无论是他早些年,强硬的不许他与李府人往来,还是近年来,宽容的允许他与李府往来,均不能从他那里享得半点真心的父子情份。
但是他心中也明白这亲事的份量,只所以这么久才与李海歆何氏正式见面,不过是在消化自己心中的那点点心结。
若是抛开他的那点心结,从长远来看,这门亲事对贺永年本人,甚至对贺府都是大有益处的。
因而贺夫人刚透出要给贺永年娶平妻的想法,便被贺萧坚决堵了回去。以他的精明,怎么会看不透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所以,今日的会面,他仍旧请冯老爷冯夫人做陪,力求将之前隐而未宣的不愉快,化解于无形。
春柳在厅中陪坐到中途,看看贺萧一直热情有加的笑容,以及贺夫人唇角略带勉强的笑意,借口出了厅中,走远五六步,低声向身边的丫头吩咐道,“回去告诉五小姐,就说一切都好。让她不用挂心,若是她细问,你就与她说说这边的情况。”
那丫头应了一声,匆匆去了。
春柳的丫头到李家时,李薇刚刚用地过午饭,因挂心着贺夫人会说些什么,她没去后院午睡,反而坐在正厅里,拿着一本书,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听了春柳丫头捎来的话,李薇一愣,与自己想象的倒是真的不大一样。想了想,便问道,“你在外面可听到贺家夫人说什么?”
那丫头摇头,“都是些客套的话,旁的倒没见什么。不过,她的话倒不多,大多都是贺家老爷冯家老爷还有咱们老爷在说闲话儿。五小姐的事儿,只问了何时纳吉纳征等的话。”
李薇忙问,“那我爹娘是怎么说的?”
丫头笑道,“老爷夫人说,这事儿他们回来商议一下,再给贺府回信儿。”
李薇微微点下头,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话,便让那丫头赶快回去。
麦穗在一旁道,“五小姐,你这下放了心吧。”
李薇看了她一眼,不
点头也不摇头,只是轻“嗯”了一声。若是以周府丫头所说的情形,今儿这宴,倒真是象贺府在向自己家示好?
至于示好的原因,怕是与小舅舅的那位岳丈大人有莫大的关系。不由轻笑一下,有靠山的感觉还不错。
今天只有这一更。本月是大宝的休整期。每日保证三千字,若是状态好,会加更。无特别情况,每日只一更啦,打滚请求原谅~
※※※※※※※※※※※※※※※
资料:《沈氏农书》的沈氏之田亩产稻米三石多。湖州府、嘉兴府有的地区,亩产稻米可高达四五石。可见,明后期太湖地区,亩产稻米一般在二、三石左右,高者可达四五石,低者一石多。据农学史家计算,折成今制,亩产米二石,折合米3375市斤,折合稻谷450市斤;亩产米三石,折合米50625市斤,折合稻谷675市斤;最高亩产米五石,折合米842625市斤,折合稻谷11235市斤。此外,还有连作之春花小麦的收获每亩一石至一石五,单产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66章 新生活的开端
何氏李海歆从摘星楼回来时,李薇正在她的房间里列往前的耕作计划,以及要添置的人手。
还有春兰那里最近一直没机会往深里说说话儿,吴旭那天荒湖里鱼养的到底如何,也没顾上细问。现在庄子里按步就班的收割,没她什么事儿了,便想着到春兰家一趟,问问情况。或者顺带再给春兰的酒楼想几个前世她熟知的菜单?
从内心深处讲,李薇对春兰和吴旭象是担着更多的责任一般。也许是因为吴旭的家境不好,但为人又十分肯干,再加上自己又知道一些这个时空没有的新鲜玩艺儿,所以格外关注春兰一家。也心疼春兰多一些。
麦收过后,新院子便能住了,她可以搬到她的办公地点。有几项工作新添了人手之后,便可以展开。第一项便是粪丹的制造。按照今春的试验,粪丹的肥力还是不错的,再往前便可以在城郊那个荒宅中,开始制作秋天所需的。
至于原先给吴旭想的要制蚯蚓干粉,按她的经验,单靠晒制是不成的,天气太热,未等晒干,可能便会腐烂变质,最好的办法是烘干。这个可以放在去年烘干粮食的房里操作。
何氏下了马车,不及回房间换衣裳,便向李薇的房间来,李薇听到她在院中与青苗说话的声音,停了笔,起身迎到门口,挑帘请何氏进来。
何氏一眼瞧见她铺在桌上的一摊子纸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便笑,“这又是在写什么?”
李薇便如实说了,何氏听她给又给吴旭想点子出主意,还要帮着制什么地龙粉,便笑她,“行了,你二姐夫现如今生意也算是做起来了,今天秋上一过,那鱼出塘,兴许是能将本钱捞回来了。到了明年他可是净赚的,说不定比春杏的铺子还赚钱,哪里还用你操什么心。”
李薇倒了杯凉茶给何氏,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笑道,“二姐夫弄的这个天荒湖,前景是好,可是现下,风险却大着呢。家里两个酒楼挣得钱儿,每个月得往里倒填不少呢。再说,我想这个法子也不值什么,不过是备着冬天里,新鲜地龙出得少,可以贴补一下。”
说到这儿,心中一动,干蚯蚓粉制成鱼食,专卖鱼食也是一个挣钱的门路呢。想提笔记下,转念一想,自己一家人人人都有事做,这个前景利润如何又不知道,便又作罢。
母女二人说了几句闲话,何氏喝了半杯茶,笑眯眯的拍着李薇的手笑道,“娘啊,又要开始忙活喽。”
李薇一笑,“贺府那边说妥了么?”
何氏点了点头,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儿,细密的鱼尾纹在眼角漾起,每条纹缝都蕴含着欣慰又不舍,还有一丝微不可见的担忧,略微粗糙的手掌轻拍着李薇的手背,轻声道,“嗯,那府说正在看送纳采礼的日子,年哥儿许是后日便回来了。”
李薇笑道,“那好呀,这事儿早些定下来,省得大家都挂心。”
何氏点头,“可不是。你三姐急急回家,给你挑嫁妆去了。”
李薇咯咯笑道,“哪里用得早那么急的。成亲的日子还早着呢”
何氏笑了下,站起身子,道,“我呀,这就得使人给你大姐和二姐送信儿,一是让她们安心,二来也好让她们早早给你嫁妆!对了,你也给春杏写封信使人捎过去,她是最该备的,没有你那些主意,她的铺子我看呀,也开不起来。”
李薇又是咯咯一笑,打趣儿何氏搜刮女儿们东西。何氏笑骂她一句,正要往外走,李薇突然想起原先应过春杏要去武府瞧她的话,刚才列完计划,她正想着何氏便来了。
这会便拉住何氏道,“娘,我原先说过要去瞧四姐的。趁这会儿天还不太热,我去一趟吧。你不也挂心着她在武府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么?正好,便不用写信了,我亲自向她讨去。”
何氏微愣,眉头轻皱了下,“那府定的日子估摸着就这几天儿了。”
李薇一笑,“他们来送礼,也有爹娘呢,又不需要我出面儿。难不成我还能跑到前面
儿去挑三捡四,说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