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立提问虽然跨遍四经,但几乎每个人都被问到《五脏生成》及其前后章节的内容,有的考生在别的问题上卡壳似的吞吞吐吐,在这个问题上却倒豆子一般一气呵来。而也有考生全茫然无措,任凭陈继文等人在旁做口形给提醒,都答不出一个字。
四经跨度数十万言,孙启立并没有特别划定题目的范围,与其说是考验这十日的学习,倒不如说是试出生徒们的基础。可照这个情况看来,《五脏生成》却像是必考题了。
这一章节既不是总要,也非结语,孙启立偏重这一章,很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喜好,或者是太医博士们事先商定好的。
如果能提前掌握到这一场的重点篇章,那考试自然就简单了许多。
五脏生成……吴议胸中隐有不安,如一片漂在心头的浮冰,如何也按不下去。
严铭偏偏在考前问遍了这几章节的问题,就算是个傻子,被他这么翻来覆去地盘问,也该倒背如流了。
天上掉馅饼可不一定是好事,指不定就有人就想用这个馅饼砸歪他的脑袋呢。
正百思不得其解,孙启立身侧的小童已经念到他的名字:“吴议!”
他忙脱列而出。
孙启立并无二样地打量他一眼,声沉如钟:“第一条,《黄帝内经》里对五脏生成是如何讲的?”
这个问题有些笼统,吴议略一思忖,照章回答:“心之和、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五味合五脏,何当讲?”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孙启立略一点头:“此条通。”
如此一口气也不带喘地考了十条,小童提笔记下:“生徒吴议通九条,为中等。”
陈继文眼含赞许:“十之通九,我当年所不及也。”
吴议闻言,心中蓦地一沉,场中诸人,大部分得的都是下等通过,中等的已是凤毛麟角,而十条通九的都不过寥寥二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