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说出来就不灵了

神探毒后 苏长轻 936 字 4个月前

审讯进行到这里,有些问题的答案,便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位倒霉的商行老板,之所以帮着画像上的嫌疑人打掩护,倒不是因为他是共同犯罪的嫌疑人,而是他这个人,手脚不太干净,暗中和私盐贩子相勾结,利用官办渠道,倒私盐。

知法犯法,这在大秦,可是重罪。反正死的不过是位太医,又不是他的什么人,他自然不肯冒着被判刑的风险,把曾经见过此人的事情,说出去。

倘若不是梅长歌当机立断,厉声叱责,他恐怕还会咬紧牙关,死死的守住这个秘密。

私盐贩子杨素,等过了这个月,他做这一行,就有足足八个年头了,他行事一向小心谨慎,宁可放弃一些本该属于自己利益,也要求个安稳。

因了他和气生财的缘故,大家都愿意和他做生意,所以慢慢的,便在京城站稳了脚跟。盘口越开越大,越开越多,眼下不多不少,刚刚好有五个。

姚木问的那人,杨素实在眼生的很,但那人做的事情,杨素却记得清清楚楚。

杨素做的这个买,向来不是什么正经生意,当然是别人想买多少,他就会出去多少,旁的话,他一句都不会问。

那人买的量,按理说并不多,区区五袋食盐,这样的客人,在他的盘口,每天来来往往,不知道有多少个,他也不可能把他们一一记住。

如果不是因为那人的一张脸,杨素甚至不会注意到这个人。

他的脸,满是沟壑纵横的伤疤,乍看之下,显得非常的可怖,可细细看去,却又全是粗糙简陋的伪装。

杨素心细,担心是对手派来打前哨的探子,于是留了个心眼,让人私下里查探了一番。

等他亲眼看到,那人拖着五袋食盐,进了胡太医的府上,杨素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彻彻底底的放了下来。

于杨素而言,只要这个人的存在,不对他和他的盘口,造成直接的威胁,那他完全没有干涉的必要。

当京兆尹姚木,第一次带人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刻意隐瞒了这个消息。

杨素认为,这是人之常情,完全没有感到愧疚和懊悔的必要。

人,如果不能很好的保全自己的性命,那是他自己的无能,为什么要让一个无辜者,替他承担后果,这是不公平,也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可当姚木再次派人来请的时候,杨素知道,他的秘密,已经被人发现了,再继续隐瞒下去,除了消磨掉这位京兆尹,本就所剩无几的耐心之外,不会再有任何的好处。几乎是刹那间,杨素决定,他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字不差的,告诉姚木。

为了换取自己在此案中的优先豁免权,杨素主动向姚木请命,表示他有办法,能帮着找到画像上的那名,涉嫌杀害胡太医的犯罪嫌疑人。

姚木在和楚青澜商量之后,认为此事可行。毕竟杨素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和门路,办起事来,应该会比他们这些官府中人,要更有效率一些。

果不其然,不过短短两个时辰,杨素便行色匆匆的来报,说他已经找到了那人的藏身之所,特来邀请姚木同他一起,参与围剿行动。

事态紧急,姚木自然应允,大秦有史以来,首次官府和黑帮的联合行动,由此轰轰烈烈的拉开帷幕,并且获得了全面胜利。

基于姚木先前在审讯一道上,得了梅长歌的甜头,这次还未等她主动请缨,姚木自己就等不及的亲自来请,倒让梅长歌大吃一惊。

可惜姚木的主张,仍然是雷打不动的刑讯逼供,说是打残了,打怕了,自然也就什么都招了。

梅长歌觉得,姚木在这件事上,是不是曾经受过什么她所不知道的刺激,这都折腾出执念来了,还不懂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的道理。

“姚大人,既然如此,你请我来此,究竟有何用意?”梅长歌怒目圆瞪,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何要强迫我做这等残忍无良的事情,我眼里见不得血,还是就此别过,眼不见心不烦就是了。”

“梅小姐到底有什么好办法,不妨说出来听一听,也省得你我在此事上争论不休。”这一次,姚木明显没有上一次固执己见,但他的眼眸中,仍是流露出怀疑之意。

“说出来就不灵了。”梅长歌故作神秘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