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这些地确实可以,条件都符合,就是,咱们要将这条路换个地方了。”方小福感受到方子湛的手指在自己掌心点了点,便开了口。
“可以换到那一边,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常从那边的菜田穿过,很多读书郎都住那边,这边离公祠近一些,反而没什么人走。”
方子湛立刻提供意见。
“好,那边确实走的人多一点,主要是去村塾的,到时你看院子正门朝向哪边,或者从旁边再开个侧门什么的,再开出一条道来接上。”
村长大伯也不纠结,地能选上就好,不耽搁动工。
再加上二祖爷爷他们也跟了来,这时也提了不少建议,于是这建大杂院的地就定下来了,连座向也定好了。
坐北朝南是基本定向,他们偏向东南,大门正好可以与村塾相望,右侧是上村头核心居住范围,背面则是公祠方向。左侧一路过去还要穿过几块地,才是河边。
这里确实空旷,却不偏僻,村里过来人也方便,又有村塾在附近,每日里上学的读书郎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选地之后,方小福便让村长大伯照着她画的图纸明天就去建房材料,明天一早就找人来割麦子,菜地那边也要在两天之内弄完,然后平地、打桩、下地基。
两百人不够就三百人,总之大家分工、日夜赶工,尽量赶在下个月初能完成,月底能住人。
因为县城那边的路不通,过去的人要搬回来,村里已经替补的也不能退回去,因此暂停新的替补人员,搬回来的也在村里重新找屋子临时安排。
等这边能住时,再一起搬进去。
事不宜迟,村长决定连夜收割麦子,再把蔬菜都给摘了,明儿一早便开始扒地。
他先让汪郎中去村塾和那边负责管理的老先生打招呼,让他们赶紧打扫粮仓、地坪,准备堆麦子。再让吴耆老沿地敲锣喊人赶紧收工,到他家集合开大会。
他们商量了这么久,件件都与村里大家有关,自然要说与他们知道的。
方小福看着突然紧张起来的气氛,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