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菻善在军中发泄之后,仍不想回家,不想面对家中的任何人,他清楚祖父为了替他出气,肯定会重责二叔。可就像父亲所讲,真正有错的并非二叔,若是父亲当时对他多重视几分,便不会有今日之事,二婶就是再想挑拨母亲,只要父亲不同意,母亲便什么都做不成。

将自己摔在地上,望着天上的云,不知何时起了风,风吹过后,原本的晴空成了乌黑。李菻善却不想动,仍是呆呆的望着天。雨丝飘下,李菻善只是微微闭上眼,耳边响着雨落地的声音。

雨越下越大,一把伞及时的将李菻善罩住,“小少爷,入了秋的雨越发的凉,你身上的伤虽好了,可也得防着寒入体,若不然以后就落下了病根。”小厮拿着寻来,便急得不行,可是小少爷仍是不动,“小少爷不顾及家人,总得想想王公子,日后王公子进门,小少爷的身子却是不好,谁来护着他?”

李菻善的眼睛立刻瞪大,一个转身站了起来,小厮忙把伞往前送送。

“回府。”

作者有话要说:  李菻善:媳妇,我命苦啊……

王修晋:边去,比你命苦的人多得很,真要比苦,去深山之中的村落里看看,有多少穷苦的孩子,你那点破事算啥。

李菻善:媳妇,你,你,你怎么不安慰我

王修晋:乖,不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李菻善:媳妇,好有才华

第102章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特别快, 王修晋接到京城李菻善来信,看完信中的内容后, 觉得自己特别的乌鸦嘴,随便说说的话居然也能成真, 李菻善的心情肯定很不好。给李菻善写完回信, 着人立刻送走。一来一去再收到回信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的事, 王修晋开始忙着第二季稻的收成。王村里的人看着王修晋带着人在地里收稻子, 一个个眼睛瞪得贼大,居然真的收上稻了,看着还不少。至于稻子是不是蟹米,没有人在意, 头一季可以用来种蟹稻,第二季稻除了自留一年的粮外, 便是比蟹米便宜, 却是一笔收益。村里的人各个想着问问王修晋如何种两季,便是见不到王修晋,向他们家的仆人套套也成。

有些人觉得这样的事,都是一个村的, 王修晋不会隐瞒, 却忘记了,王修晋连明年收粮的契都没跟他们签, 又怎么可能会把如何种两季稻的事平白告诉他们。

赵四对种地不太懂,却也头一次听说稻子能够种上两季,若不是亲眼见到, 且种的人是王修晋,若是换成他人,就算是亲眼见到收稻,他也会怀疑对方是不是骗人的,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赵四立刻给京城送了一封信,将这么神奇的事告知父皇,里面还附了一封,王修晋提供的从第一季育种到第二季收成的全部记录,当然里面也重点标注了天气的因素。说白了两季稻也就能在南方试种,在北方是行不通的。

京城,天子拆开儿子给他的信,看完之后一脸的严肃,立刻把信内附上的第二封打开,脸上的表情依旧严肃,可眼里已经眯了起来,带着笑意。“宣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来得很快,行了大礼后,便从太监手里接过皇上让他看的信,然后整个差点没跳起来。老尚书皱着眉,他倒不是因为多种地能装满粮仓兴奋的,而是……“皇上,稻种两季有违天合,此人当诛。”

“……”天子的好心因尚书的一句话而消失跆尽,“依朕看当诛者不是别人,而是你。百姓尚且寻找多产粮的法子,你堂堂的户部尚书,不知为天下粮仓多储粮,其心当诛。”随着天子话落,镇纸的玉石随着一起飞向户部尚书。这位户部尚书也不知是不是本能的反应太快,忘记了上面坐着的人是谁,居然身子向后退了一步,待退完之后似乎才反应不对,又往前,可他的动作已经把天子惹怒,直接命人将其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