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国师,求你闭嘴 幺迟 2337 字 4个月前

我想啊o(╥﹏╥)o

第93章 举子请注意!(五)

君言和唐墨瀚出宫回了国师府,一夜密语自是不提。等到两三日之后,康平帝的计策便已经开始奏了笑。前一日众学子中惊现一个消息:今上因为年前大洺西北军出,灭掉了不时来挑衅的吐火罗,现如今吐火罗只是一个隶属于大洺的部族。大洺占领了吐火罗之后,对于吐火罗的部民一直帮扶。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民众才不管上位者是谁。只要能够真正的为百姓谋福,才是真正的领袖。

所以,仅仅多半年的时间,吐火罗部的人由原本的仇视大洺,渐渐的已经开始改观。大洺对于他们也是一视同仁,虽然说领导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事实上,整个吐火罗部族的生活已经开始改变。

因此种种,今上康平帝觉得大洺的疆域还是可以扩充的,武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而今年的文科应试并不准备录取太多的进士,反倒是准备在武举的时候增多武举录选人数。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士林中一片哗然!大洺虽然说是武人起家,可是怎么说国家的治理应该是文武兼备。若是果然如传言所述,这是要文举衰败的预兆!作为学子,又有几个人能够不担心将来自己的去路前途?整个京城的学子们源于这流言,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可是还没等这个流言是真是假辨出个一二来,忽而整个京城又兴起了另一种传言:今科取士,进士取士的人数确实是要减少。这并不是因为今上重文轻武,而是因为今上在微服私访的时候,发现有些学子行为不端。因而觉得学子的学识能力重要,人品更是同样重要。所以决定趁今科殿试之前,着禁卫查探杏榜有名的众学子人品行事。在查探之后,确认杏榜录取人数。

这话说得可是比那个什么重文轻武、因而导致取士人数减少可信多了。只是这样一来,整个京城的学子们就开始四处打听,是谁做了什么被陛下见到,居然引来对于学子们这么大的不满。这种人简直就是应该清出士林!同时这些学子们也开始好好地自省,自从来京之后,自己有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儿。而现在,也不知道陛下派来的人是谁、会注意到谁,自然一个个都开始更加的约束己身与身边的人。

一时之间,京城学子之间氛围良好。虽然说难免有些什么小摩擦,但是事情总是适时而止,倒是带引的整个京城风气一肃,实在是可喜可贺!当然,这也是后话。

还有就是,更有流言说,有些学子行贿于官员,还没有进入官场,便有结党营私之嫌。今上落实了其有结党之嫌的,便是十年不得录用。

这一个流言开始只是在小范围中传播,可是渐渐地倒是成了这些流言中被传的最多的。其实想想,这些流言就算是流言,可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所以还是该有其因的。

别的地方的学子们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心中有些惶惶。可是听过之前他们中流言的江南学子,却是坐立不安。之前那个流言只传在他们之间,再加上现在这些流言中的蛛丝马迹都指向了江南学子,他们心中都在暗暗揣测。那个说今上知道了学子中的什么不好的事儿,说不得说的就是他们之前乱传谣言的事儿。

江南学子心中暗揣,却不敢承认。现在京城的学子们都在寻找事情的源头。若是知道之前江南学子的打算,怕是也会觉得他们就是罪魁祸首。其实他们心中也没有底儿,是不是真的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惹恼了陛下?想到之前他们还暗中打算,若是他们江南有名的学子真的没有录取,他们一定要示威礼部,势必要今上给他们江南学子一个交代!

现在想想,那实在是太过于鲁莽。现在有些脑子的都开始思考当初的事情。那时候似乎是一时激愤,可是若是没有现在这些事情,谁知道真到了杏榜揭的时候,他们会做出什么事儿!

不管各方怎么想的,反正京城这潭水已经被搅得浑的不能再浑。这倒是件好事儿,至少不少江南的学子都恢复了思考能力。

等君言看到了这些流言流传开来之后,整个京城士林中的反应时,别说多么惊讶了。姜果然还是老的辣!今上让人传出了这些流言,真真假假的,学子们也不是傻的,自然会思考。而之后的事情,就看那人准备怎么应对了。

揉了揉祈笑的耳朵,君言下意识的揪笑笑颈后的长毛。冬天了,这毛也厚了,挺暖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