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国师,求你闭嘴 幺迟 1908 字 4个月前

听见皇上的话,一时间众人并没有反应。康平帝冷笑:“怎么,都哑巴了不成?”

唐墨瀚听见此话,双手使劲握了下拳,向右一步出列:“陛下,末将有话禀。”

看见出声的是唐墨瀚,康平帝心内有些复杂。唐家驻守的时候没人敢动,因为有他护着。可是这才几天就成这样了:“唐将军,但说无妨。”

唐墨瀚拱手:“谢陛下。陛下,末将原奉命驻守西北,最是知道西北的情况。自古以来西北苦寒,将士们全靠着朝廷的供奉,还有开采的军田过活。按说朝廷供奉不少,众将士亦是奋勇杀敌,方保西北安平。这些供奉也是他们应得的。马上就要由秋入冬,西北昼夜温差极大。这次的军需案,明显是有人朝着军士活命的东西下手。末将不才,肯请皇上彻查此案,为西北的众将士讨个公道!”

说着,唐墨瀚双膝跪地,深深俯下身去。

康平帝深吸一口气,神色却是和缓了许多:“子墨的心情朕明白。朕必不会辜负子墨,不会辜负我西北的众将士,更不会辜负我大洺的众将士!这次的事儿,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敢伸手的,定然严惩不贷!起来吧。”

“谢陛下。”唐墨瀚起身。他对于康平帝这声谢是真心实意的。生活在这个这个时代这么多年,对于唐家也好、西北也好,整个大洺也好,他是真心实意的当做自己的另一个人生。特别是一起生活了多年的西北将士们,更是他的同泽。看着他们受欺负,他心中有怒,可也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陛下去彻查。

幸好,他生活在一个明君的时代。

唐墨瀚起身回了官列的原位。右丞相齐正便出了列:“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追查赃银的下落,还得加紧时间筹集物资,务必要在冬天来临之前送到西北。否则臣担心西北的将士受不住。”

“臣附议。”次辅李明宣上前一步。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右相的话一出,附议声一片。只有户部尚书田忠诚有些为难的皱眉。他的为难康平帝看的一清二楚。虽然说国库里有钱,但是不管是即将到来的太后千秋、各驻军拨款、工部的修渠预算等等等等,哪哪儿都要钱。康平帝想起当年父皇说起来的皇爷爷的时候,国库有多么艰难,不禁有些心有戚戚然。

可不是。看着当皇帝权利至高无上,可是事实上权力越大,操心的事儿越多。除非是准备当个昏君或者是亡国之君的。他还不想尝试尝试,只能够任劳任怨。

想了想,康平帝吩咐:“没事儿,年后有一笔盐田扩建的款项,朕记得好像是三百多万的预算。先抽出二百万,将西北的东西置办整齐了,派人送过去,回来的时候将人犯押解到刑部。至于国库,等这件案子结了,再补上不迟。不过……”康平帝顿了顿,话再说出来的时候,就有些让人发寒:“要是这次交接还出现问题,置办此事相关的户部、兵部、刑部、吏部,就可以考虑辞了官回家卖红薯吧。”

“臣等遵旨。”一干人等领旨,几个尚书更是冷汗津津。皇上这话是在敲打他们呢。兵部报的军备、户部派发的东西、吏部选拔的官员、内阁确定的人选,之后的刑部,则是不久的将来接手这个案子。这里边的水有多深,就算没有去查,他们也能猜到个十之一二。可就是这十之一二,也够他们心惊的了。

君言倒是没觉得怎么着。反正这几个人一看,不是心理素质不好的,就是心里有鬼的。所以君言倒是一点儿不同情他们。只是有些微微的心疼唐墨瀚。

不管怎么说,曾经受的教育不是那么快就会遗忘的,那也算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可是为了那些军士,唐墨瀚被召进宫,就不得不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