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突破 (2)

苦难辉煌 金一南 1460 字 3个月前

线向西突进,则在黄沙河一带与红军决战;

三、如果红军主力进出永安关、龙虎关,向全县、兴安、灵川之线突进,便由桂军力堵,而湘军以主力包围红军右侧背,与桂军协力歼灭之。

三套方案中,何键以为第二套方案的可能性最大。他与红军作战多年,深知红军善于从两省两军的衔接处钻缝乘隙。黄沙河是湘、桂两省交界处,又是湘、桂两军防务衔接点,所以判断红军选中该点突破的可能性极大。何键指示部下:“预期可于黄沙河附近与匪遭遇,即以主力迫匪决战。”

刘建绪按照何键黄沙河决战的设想,展开部署:

令十九师师长李觉率补充第一、二、三、四团及沿江保安第九、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等三团共计7个团的兵力,固守黄沙河、零陵之线,主力置于零陵;

令章亮基第十六师由祁阳经零陵向黄沙河前进,限11月16日以前在黄沙河附近集结完毕,与桂军联系衔接;

令陶广第六十二师由文明司经郴县、新田向黄沙河前进,限20日前全部到达;

令陈光中第六十三师由大汾、资兴向黄沙河前进,限21日以前集结完毕。

这样在11月21日,刘建绪指挥第十六、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师和第十九师一部,及补充四团、保安团等部,在黄沙河附近集结完毕。

何键估算的决战地点,比后来的实际地点偏北了一百多里。

眼前的失误源于过去的失误。

李宗仁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撰写回忆录,把国民党丢失大陆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二:

一、蒋介石剿共不力,却专门消灭异己;

二、何键部下出了个彭德怀。

说蒋介石剿共不力查无实据,为剿共蒋介石连日本侵略皆置之不顾了,“攘外必先安内”,还不力吗?

对何键的指责却事出有因。

问题出在何键最为风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