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红红火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张巧儿之所以买下张大江卖剩的鱼,其实是想捣鼓个小吃摊子———这也是张巧儿一早就打算好的,虽然张家没实力开酒楼饭馆,但只要张巧儿有一手烧鱼的好手艺,那捣鼓个专门卖鱼的小吃摊子,应该也有不少赚头。

不过既然想弄个专门卖熟鱼的小吃摊子,张巧儿便想做些有特色的鱼来卖,而这做鱼最关键的是各色配料,因此张巧儿便寻了个机会、拉着吴氏一起去城里走了一趟,专程去了那卖各色调味料的铺子,想看看当地都有些什么调味料。

张巧儿拉着吴氏逛了回调味料铺子后,才发现北宋的调味料种类繁多,除了油盐酱醋这些寻常的调味料外,还有茴香、八角、砂仁、丁香、豆蔻,肉桂、三柰、大料、干姜,花椒、陈皮、桂皮、白胡椒等香料。

张巧儿有心做水煮活鱼、剁椒鱼头、酸菜鱼等前世大卖,颇受老百姓喜欢的川系菜,因此着重观察了下北宋各种辛辣调料,很快就发现花椒、姜、茱萸这三大辛辣调料在北宋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有扶留藤、桂、胡椒、芥辣等。

但这些辛辣调料虽然种类不少,可总归都不如明代才传入中国的辣椒好用,而没了辣椒这个重要的调味料,张巧儿有些担心做出来的川系菜味道不太正宗。还担心很可能根本就做不出现代那些水煮活鱼、剁椒鱼头的味道,吸引不了客人。

不过张巧儿倒也没灰心,一直拉着吴氏逛各式各样的调料铺子,希望能找到代替红辣椒的调味料。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张巧儿虽然没找到能够替代红辣椒的调味料,但却意外的在一间不起眼的铺子里、发现了本不该有的红辣椒!

张巧儿虽然不明白原本要在明代才会传入中国的红辣椒,为何会提前出现在北宋,但她却知道这红辣椒十分珍贵、来之不易,于是当下便指着放满红辣椒的那个小方格、冲掌柜的问道:“掌柜的,这是什么物事?怎么卖?”

“小娘子,这乃是我一跑船的亲戚从海外带回来的物事,说是叫‘红海椒’,我店里也没多少货、只有大约一小麻袋,小娘子要是想买我可以算你便宜点!反正这物事搁我店里小半年了都无人问津,我本想着再卖不出去、年底便把它们全部清出来扔了,没想到赶巧有你这么个主顾问起。”

张巧儿一听掌柜的这话,当下便暗自庆幸自己来的及时,随后马上就掏银钱把掌柜的那一小袋红辣椒全都买了下来,再在掌柜的的铺子里挑了别的一些调味料,把做菜需要的各种调料都一并买齐了,才心满意足的拉着吴氏一起回了家。

吴氏虽然纳闷张巧儿买那么多调味料做什么,但她晓得张巧儿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人,因此也没多问、张巧儿让买什么她就买什么。不过吴氏却特特拉着张巧儿去逛了绸布庄,照着张巧儿的年纪扯了一块好看的料子,打算给张巧儿缝制一身新衣裳、让自家闺女好好的臭美一番。

不过张巧儿眼下可是把心思都放在挣钱上,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钻到厨房里,用新买来的调味料试着做新菜。张巧儿见家里有着一大罐子腌制好的酸菜,当下决定先试着做较为简单的“酸菜鱼”,心想只要这酸菜鱼能做成功、明儿就能立马挑上街去卖!

这酸菜鱼只要调味料齐全、几个要诀都一一掌握了,做起来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难。张巧儿先是动作利索的挑了条鲜肥的海鱼、剖了拾掇干净了,然后在鱼的头尾各切了一刀,并把鱼正反两面的鱼肉整整齐齐的剖了下来。

鱼肉剖下来后,张巧儿便把它们平放在砧板上,从尾部开始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