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点子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宋初云和魏老板便马不停蹄的筹备此事,魏老板先是去宫里去皇太后那儿求了一块牌子,随即便用这块牌子把宫里的画师借来一用,让画师分头为皇室里的诸位成员、以及文武百官画画像。
而在画室为皇室成员和文武百官画画像的同时,宋初云还和魏老板一起去了趟翰林院,请里面的学士和编修等,从律法里摘出一些老百姓日常生活比较受用的条款,加以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在依着摘出来的这些律法拟写一些和当朝律法有关的告示,当然这些告示的内容必定写得能让老百姓一看就懂,且也多是些和寻常老百姓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律法知识。
告示写完后宋初云和魏老板分别过目一遍,核对无误后才请翰林院的人再抄上上百份,以分发到各地去张贴在各大府衙门口供老百姓观看,并严令告诫各个地方的官员———这告示必须长期张贴、不得随意揭下,若是告示经风吹雨打有所损坏,那当地衙门的官员负责重新抄写一份贴上,借此达到长期巷老百姓宣扬律法的目的。
这个法子自然也是宋初云从几千年后的现代搬过来的,但凡现代人都知道现代社会的一些机关单位、公告场所或小区社区,都会有一些专门用来张贴“法制常识宣传单”的宣传栏,或者是张贴一些民生知识、防止季节性疾病的方法等等,于是宋初云就依葫芦画瓢的把现代法制宣传栏给搬到了古代……
若不是古代没有电视机、收音机和互联网,宋初云甚至还想请几位清官录制上几期法制宣传节目,播放给全国老百姓看……
不过这古代虽然没有那些高科技产品,但却有一样让宋初云十分感兴趣的东西———活字印刷!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这个在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竟然也有,这让宋初云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历史知识不好,所以才不记得历史上有这个朝代。
其实宋初云并不是到了京城才知道这个朝代有活字印刷,她早在还在福安县时就知道自己穿越到的这个朝代,早已有了“活字印刷”这一伟大的发明。
但宋初云原先在福安县都是替一些小商铺做宣传,压根就没有本钱把那些宣传单用印刷的发式做出来,若是真那样做了,那成本无形中也会提高许多、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宋初云设计的那些宣传单才都是手写。
不过眼下宋初云既然是帮皇家办事也就不必担心本钱问题了,这皇上大钱虽不愿意出、但出点印刷的银子还是十分愿意的,所以这一次宋初云自然而然的把古代的印刷技术给用上了,誓要在古代印刷出一个包含了现代文化的东西。。
宋初云记得她还没穿越前,她所居住的片区居委会,经常会发给她们这些居民一些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上面大多是教居民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何享受业主享有的权利,以及和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法律小知识。
那些小册子上别的内容宋初云记得倒不是很清楚,但她却清楚记得居委会曾经发给她一本上面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小册子,那个小册子可是让宋初云受益匪浅,没少拿其中的一些法律知识去糊弄那些奸商、把那些奸商给震住!
所以宋初云当下就请翰林院的学士撰写了一个律法小册子,小册子里列出了对老百姓来说最为有效的各种伸冤途径,以及什么冤屈要找哪些相对官员伸冤的仔细解说,甚至还清清楚楚的告诉老百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找皇上告御状等等。
这个小册子撰写完后,自然是送去做活字印刷、大量复制了,印刷完更是免费派发到家家户户,让老百姓们再受到迫害时、知道如何自卫和伸冤。更是以这样新奇另类的方式,让老百姓们对普及的律法感到记忆深刻,同时也牢牢记住了推行这项措施的君主,记住了这位君主有多么爱民、多么关心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