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到最后便问道:“王妃走的时候没有生气?”
“是,王妃除了开始那天生气来着,后面就一直和过去一样。奴婢也弄不清王妃是不是还生气。”
萧明睿心中越是不安,他是很了解慕容薇的脾气的,她知道这件事怎么可能还跟过去一样的态度?
如此,是她对他已经绝望了,选择要跟他一刀两断吗?
苏德知道王爷最关心的是王妃,也没有凑上去说爱春的事。
萧明睿一时不知该如何跟慕容薇说起。
要怎么跟她说这件事情?
她知道了真相,会不会还继续怨恨他?
萧明睿放下筷子,在屋中走来走去。
西侧间辟了个小书房,是慕容薇闲着没事读书的地方。
她也常在这边跟萧明睿一起说话。
萧明睿默默走进去,看着书架上摆放的书籍,书桌上散落的纸张,还像她离去那日放着。
萧明睿走到跟前,看到镇纸压着一叠纸,便拿开来看。
待拿开来看,上面却是一张宣纸,写着一首诗——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随后又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他认真地盯着这诗句看着,忽然整个人颓丧地跌坐在身后的官帽椅上。他浑身一震,直盯着那首诗,心中掀起滔天大浪。
猛然,他动作激烈起来,掀开这张纸,下面却写着一首或者算是诗的奇怪句子。
萧明睿不知道这是仓央嘉措情诗,但觉此物和以前慕容薇写的那首半白不白的东西差不多,以为是慕容薇写的。
他念着那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第一最好不相见……”
他喃喃念着这两句话,忽然觉得心脏像成了一只蚕茧,被人丢进沸腾的滚水里抽丝剥茧。
“薇儿,你要跟我诀别吗?”他握紧双拳,狠狠一拳砸在木案上。
《白头吟》是东汉时卓文君听闻在外地的司马相如有意纳妾,写给司马相如的诗,除此外,附在后面那段话是一首《诀别诗》,司马相如得了这两首诗,深感妻子的深情,便改了纳妾的主意,夫妻重归于好。
如此情形,又岂能让萧明睿不多想!
相似的情形,他却难像司马相如那样。
诀别诗说“努力加餐勿念妾,与君长诀。”说成白话就是赌气地说以后你我从此诀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好好多吃饭快活过日子,不用想我。
所以下面那段第一最好不相见,比《诀别诗》更狠。
这词写得缠绵悱恻却又决绝,让他看了之后更是心痛悲愤。
什么“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她为何不信他,就不能等他回来解释,就这样离开了吗?
苏德紧张地看着他,不知道王爷到底看了什么,想必是王妃留下来的。
王妃不是留了什么让人伤心的信吧?
见王爷大受打击的样子,苏德连忙说:“王爷要不您先去肖家庄看看,王妃是一时生气,夫妻吵架,您去劝劝不就好了?您不去,王妃哪肯回来?”
萧明睿看着那两首诗,悲愤道:“她都要跟我诀别了,她不会回来了。”
苏德瞠目结舌:“可老奴听说王妃还在打算给她的贴身丫鬟绿儿安排亲事呢,要是不想回来,哪还会管这些?”
萧明睿一听,果然感觉好受了些,想了想,心道:不管她回不回来,我总要把真相说出来。若是她果真不肯原谅我,那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