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部分

好,立刻就怂恿人上书,想让他这个老子立他当太子了?

齐王也十分烦恼,他也不知道这番奏疏的事,在事情发生之后观望了一下,看父皇的态度很不好,便立刻让人约束拉拢的门人官员,不让他们参与此事。

他觉得父皇现在明显对自己存疑,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在齐王府的书房中,齐王正烦躁地拨弄琴弦,连向来引以为豪的琴技也不能让他心情舒畅了。

这不能不说是因为此番朝政的印象。

这时内侍来通报,说是高士奇求见。

齐王闷声道:“请先生进来。”

高士奇踏进书房,侧耳一听,这琴音是《风入松》,本是名曲,自有风骨,只是他却在其中听出了苦闷之意。

高士奇想到自己要禀报的事情,可是现在似乎不太适合。

但此事还是要早点禀报,万一晚了之后出了什么事情就糟糕了。

高士奇道:“殿下,草民有要事要说。”

齐王停了琴声,面色不动,“先生请说。”

书房中伺候的人早就下去了。

高士奇低声道:“草民得了消息,朱太医突然清醒了。”

“什么?”齐王吃了一惊,“怎么可能,那种药……”

高士奇也神色严峻,“是啊,这件事的确让人吃惊,草民明明试验过很多人,绝无可能出岔子。难道说是他回光返照了?”

齐王惊了片刻,便又恢复如常,哼了一声,“即便他清醒又如何?他绝无可能知晓那日是谁对他出手的。”

“可怪就怪在这里,之前朱太医出事之后,皇上就撤去了通政司监视他的人。高某还特地收买了他家中近身侍候的人,怕出意外。这些日子他一直昏迷不醒,草民也没当了针。但没想到,今日他送了消息来,这才真的朱太医醒了,只是他要求家人不得泄漏出去,只有其妻子知晓此事,还有那个近侍。而且朱太医还想要进宫,近侍偷听到他跟妻子说话,他说知道是谁害了他,还说那人就是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七雄……”

齐王顿时明白了这话的意思。

战国七雄之一,有齐国,但没有洛国这一说。

齐王脸色变了一变,“这么说,他知道了?”

高士奇点头:“那个老狐狸,可能是看出了什么。”

齐王低咒一声,“这该死的东西怎么不早点儿死了,竟然又出来祸害人!”

齐王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想起自从洛王出了事情之后,父皇就对他的态度不冷不淡的,显然是怀疑他。

现在他倒希望洛王没事了,不然他也绝对不愿意父皇厌弃自己,那就没什么大的希望了。

本来最近因为上立太子奏疏,就让父皇不满了,若是此刻再被朱太医掺了一脚,让父皇知道自己探求皇后的肚子里是公主还是皇子,那就更麻烦了。

高士奇显然也想到了这些,于是道:“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齐王沉默片刻,眸光阴鸷:“此事必要做到不知不觉。现在毕竟还没人知晓,那位朱太医本就快殒命了,就是突然死亡,也不奇怪。”

“他是死于病中。”高士奇道。

他们三言两语间,便给人判了死刑。

齐王想到此事,心中更是烦乱,许久才冷静下来。

不管怎样,他都必须做下去。

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他本想低调起来,可是如果有人不想让他低调,给他使绊子,他也绝对不吝啬于消灭对方。

比如朱太医这样的人。

谁想给他使绊子,他就让谁消息。

至于他的好弟弟,会如何,那就看上天的意见了。

一旦齐王打算好了,高士奇自然会给他安排好的。

给朱太医的饭里动动手,让他安乐死,显然不是什么难题。

何况,他们也认为此事没什么知道。

可是,有时候真的不是想当然就可以的。

第二日,朱太医去世了。

朱夫人昏了过去,据说是悲痛过度,隐入佛堂求佛。

这件事在京城连一点小风浪都没掀起。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朱太医早就病了很久了,一直昏迷不醒,现在突然死了也不奇怪。

可是,坐在深宫九五之尊的那位却是不这么认为。

他很不高兴。

建武帝看了秘折之后就更不高兴了。

自从前日他得了消息,知道朱太医居然醒了,已是诧异,正打算召见他入宫,询问情况。

他还特地派人去暗中保护。

没想到却等来了朱太医的死讯。

从得到的蛛丝马迹和朱太医的话语他还是能推断出是谁干的。

这让他非常震怒。

他不在乎朱太医死不死,他在乎的是哪个儿子打皇后肚子里孩子的主意。

“萧明谨。”建武帝冷冷地自言自语:“我看你真是不知道谨言慎行这话是什么意思。”

建武帝十分不满。

不满他陷害弟弟,不满他无君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