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朋一愣,在心里细细回味了一番,说:“飞瀑出峡谷,曲径通山寺,对得不错啊,同学,你哪个班的?”
胖子忙连声说道:“是我们班的,是我们班的。陈华遥,你总算来了,快把他威风灭掉!”
“既然是社会学系的,那我再出一对,你敢么?”
陈华遥潇洒地推开胖子,登上奇石的一处落脚点,用左手掩着风点了一根香烟,俯视众人,笑道:“有何不敢?”
孟庆朋已经想好了对子:“风急林愈静,同学请对。”这个上联比先前的对子多了一点难度。
“鸟鸣山更幽。”
一来二去都是形容此间的水光山色,这句下联,首先是与上联密切相关,同样切合龙脊山峡谷风光,风急对鸟鸣,林静对山幽,顺理成章,对仗工整,毫无斧凿痕迹。
社会学系男生尤其是杨超几个开始叫好,陈华遥得意洋洋的向大家拱手作揖。
孟庆朋不甘示弱,道:“碧水林间陶胖子。”
这是把胖子嵌入对联之中,胖子一时还不觉得如何,中文系那边可就乐不可支了。
陈华遥道:“石山亭上孟野猴。”
众人一看,孟庆朋尖嘴猴腮,身材单薄,与胖子相映成趣,对联居然还很有意境,纷纷捧腹大笑。
孟庆朋急道:“喂,同学,你凭什么说我是野猴?这也太不像话了吧?人身攻击,这是人身攻击,不算数的,你们输了!”
胖子的旅行袋直塞过去:“孟野猴,还想赖账么?信不信老子叫你滚着下山?”
杨超、何宝洋跟在后面挽起袖子,一副惹是生非的流氓做派。
孟庆朋也知道肥猪宿舍几个连著名学者都敢抡巴掌的,哪敢硬撑下去?便说:“是那位陈华遥同学对上的,又不是你对的对子……真要打?好好,我不和你争,扛包就扛包。”
……
行行走走,走走停停,象大学生一行七十多人终于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陆续抵达龙脊山主峰山顶。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远远看见了孤立悬崖的迎客松景点,以及在林间若隐若现的庙宇白墙绿瓦。
这寺庙就是伏龙寺,始建于唐宪宗年间,其中有过几次起落兴衰的过程,一如历史的风风雨雨。
南宋末年,文天祥过鹭鸶州府地界登龙脊山,撰文以记,文中写道:“(伏龙寺)仅存大殿、山门,风雨不支,像护剥落,僧人逃离。”
这是何等衰亡的景象。
到明成祖时期,鹭鸶州当地乡绅李延古捐资十万贯,请来苏州金身禅院的灵智禅师主持重修伏龙寺事宜。
前后二十一年,重修了山门、大殿,并主持兴建大雄宝殿、慧明殿、圆通殿、藏心林园、庄严天王宝塔,修旧补缺,铸造佛像,一时香火鼎盛,曾出了许多得道高僧,时有“北少林,南伏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