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但是大王的亲弟弟,还是守护东林的镇北王,我东林的一道无法攻陷的天堑。臣妾再无知,也断然不会为了自己的感受毁去国家的柱梁。”
东林王与她结发多年,知她思及死去的两个儿子,心如刀割,将她软软的柔荑抓在掌中,紧紧握住:“王后的心,寡人知道。”
楚北捷,他的王弟,东林最威猛的大将军,威震四国的镇北王,怎么可以原谅那个毒杀了东林两位年幼王子的女人!
王后别过头去,忍住眼中泪光,镇定地问:“何侠已经遵守诺言,在边境退兵三十里,等待消息。大王已经下定决心了吗?”
东林王闭目长思,终于沉重地开口:“派出亲信,接应何侠的一队人马前往王弟隐居的别院,带走白娉婷。都城这边,不惜一切代价,要在白娉婷被接走之前,将王弟留在王宫里。”
东林王的亲笔书信,就这样被送至正沉浸在白娉婷爱意中的楚北捷手上,就这样将无法忘记家国重任的楚北捷诱离白娉婷的身边。
楚北捷已经出发,披星戴月,挥鞭直赴都城。他不知道,他身下坐骑的每一步,都踏在王宫中这些知情者的心上,踏在他唯一的亲哥哥东林大王的心上。
寝宫中,四下无人。
王后看着东林王日渐消瘦的病容,终于问了几名心腹大臣在东林王面前都不敢提的一个问题。
“当边境敌军退去,镇北王知道隐居别院中的白娉婷被何侠的人马掳走后,我们该如何向镇北王交代?”
东林王脸上毫无血色,郁郁中,却仍有一份和楚北捷神似的刚强坚毅,带着王者才具有的笃定和骄傲答道:“不必解释。只要他还是寡人的亲弟弟,只要他还是东林的镇北王,只要他身上还有一丝东林王族的热血,就应该明白面对国家大义,该如何取舍。”
王族,就是要有舍弃自身的精神,将国家和个人连成一脉。
再心爱的女人,比不上东林一片贫瘠的土地。就如东林王的丧子之痛,不能以失去东林镇北王的代价来发泄。
楚北捷,他唯一的王弟,战场上永远代表着东林的镇北王,永远不该忘记这点。
楚北捷心怀热血,日夜兼程,白娉婷悠闲自在,放歌别院。
他们不知道,与世无争的生活,从来不是他们这种人可以拥有的。
权势、战争、谋略,甚至亲情织就的天罗地网,已经布好。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楚北捷在朦胧的晨曦中到达都城。
远远看去,高耸的城墙威严雄伟,熟悉而陌生。楚北捷眯起眼睛,注视良久,才策马前行,在前来迎接的众人面前翻身下马。
“王爷!”
“王爷回来了!”
“镇北王回来了!”
迎接的不仅仅是都城的官员,还有夹道两旁的都城百姓。他们强大的保护者,一度远去的镇北王,回来了。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只有知道内情的三两位东林重臣悄悄别过头去,不动声色地掩饰眸中泄露的一丝不安。
负责迎接的是东林最德高望重的老臣楚在然,他站在众官之前,向挺直着身躯,威仪不曾稍减的楚北捷庄重地行礼,直起老迈的腰身:“王爷,您总算回来了。”昏花老眸中有遮盖不住的欣喜激动。
“老丞相。”楚北捷一手挽了这位为东林耗尽一生心血、满头白发的老臣子,一手将浸满了汗水的缰绳扔给身后的侍从,双目炯炯有神,边走边问,“情况如何?”
“不好。”楚在然和楚北捷并肩走在通往王宫的大道中,接受两旁百姓欢呼鼓舞,压低的声音中带了点夕阳西下的老态,“大王病了。”
“王兄?”楚北捷浑身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片刻后,才举步继续前行,眉头紧紧锁起,沉声问,“怎会如此?”
“自从王爷隐居之后,大王就病倒了。前胸痛楚难忍,夜夜无法入睡,大夫说这是心疾,只可以慢慢调养。最近暴雪连连,病情更加严重,已经缠绵病榻多日。”楚在然话中有浓浓的忧愁,“就算没有云常和北漠的联军压境,老臣也打算恳请大王将王爷召回来。”
楚北捷一颗心渐渐下沉。
与此同时,楚北捷离开隐居别院的消息,已经抵达北漠边境的老山。
阳凤蓦然抬头,满脸震惊地看着则尹:“何侠领军压境,楚北捷竟然留下娉婷,独自赶往东林都城?”
则尹一脸严肃,点头道:“是的。”
“天啊!”阳凤惊呼一声,跌坐在红木方椅上,一手支撑着椅把,掩面道,“娉婷一定还没有把事情真相告诉楚北捷,否则楚北捷不会为了避嫌,而不将娉婷带在身边。他一定以为何侠和娉婷还是主仆情深,根本不知道何侠对娉婷做了什么。”
则尹见娇妻担忧,命人将满脸天真笑容,根本不知道大人正忧愁些什么的儿子抱出房间,从背后抚上阳凤的肩膀,安慰道:“楚北捷是个真正的英雄,他一定会保护自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