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
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
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
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
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
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
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
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
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
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
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
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
后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
近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写一段小说,又写一段报上的社
评,因此对历史、政治与小说是同样的感到兴趣,然而在研
究袁崇焕的一生之时,他强烈的性格比之他的功业更加吸引
我的注意。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
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
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
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
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
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正
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
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
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他
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勇气,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们
大多数在海外的人一样。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
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
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
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
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
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清太祖
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如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那么是
惟一的例外)、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
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
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耻的大臣,命运都没甚么分别,
但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时代,奸臣却常常能得善终,例如秦
桧);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
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
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
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
的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
了儿子的尸体。那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
也不会比英雄们轻。不过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们却
勇敢地奋战了一场,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英雄的尊严与伟
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后人心中激起波澜。
一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
累积而成的。
我书架上有一部英国历史家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1
是三卷注释本。书脊上绘着罗马式建筑的两根大理石柱子,
第一卷的柱子,柱头上有些残缺破损,第二卷的柱子残损更
多,第三卷的柱子完全垮了。这象征一个帝国的衰败和灭亡,
如何一步步的发展。
明朝的衰亡也是这样。
2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
十八年皇帝。只因为他做皇帝的时候实在太
久,所以对国家
人民所造成的祸害也特别大。他死时五十八岁,本来并不算
老,他的祖宗明太祖活到七十一岁,成祖六十五岁,世宗六
十岁。可是神宗未老先衰,后来更抽上了鸦片。鸦片没有缩
短他的寿命,却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
性,但匪夷所思的懒惰,一定是出于鸦片的影响。
然而万历初年,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彩辉煌的时期之一。
近代中西学者研究瓷器及其他手工艺品,有这样一个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