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部分

碧血剑 金庸 3819 字 3个月前

去,身

在半空,蓦见那道士也跃起身子,拂尘迎面拂来。

袁承志金蛇剑连刺两下,快速无伦。那道士侧头避了一

剑,拂尘挡开一剑,跟着千百根拂尘丝急速挥来。袁承志伸

左手去抓拂尘,右手剑刺他咽喉。刷的一声响,尘尾打中了

他左手,手背上登时鲜血淋漓,原来他拂尘之丝系以金丝银

丝所制,虽然柔软,运上了内劲,却是一件致命的厉害兵刃。

就在这时,金蛇剑剑尖上的蛇舌也已钩中那道人肩头。

两人在空中交手三招,各受轻伤,落下地来时已交叉易

位,心下均是惊疑不定:“这人是谁?武功恁地了得,实是我

生平所仅见。”

第十四回剑光崇政殿

烛影昭阳宫

袁承志回身又待去刺皇太极时,那道人的拂尘已向他脑

后拂来,拂丝为内劲所激,笔直戳至,犹似杆棒。袁承志无

奈,只得回剑挡开。

两人这一搭上手,登时以快打快,瞬息间拆了二十余招。

袁承志竭尽平生之力,竟是丝毫占不到上风,越斗越是心惊,

突然间风声过去,右颊又被拂尘扫了一下,料想脸颊上已是

多了数十条血痕,蓦地里青青的话在脑海中一闪:“承志哥哥,

鞑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罢了,你自己可千万要

保重。”眼见敌人如此厉害,只得先谋脱身,他一边斗,一边

移动脚步,渐渐移向殿口。那道人冷笑道:“在我玉真子手下

也想逃命?痴心妄想!”说着拂尘连进三招,尽是从意料不到

的方位袭来。袁承志一时不知如何招架才是,脚下自然而然

的使出木桑所授“神行百变”步法,东窜西斜,避了开去。

不料这玉真子如影随形,竟于他的“神行百变”步法了

然于胸,袁承志闪到东,他跟到东,窜到西,他追到西。袁

承志虽让开了那三招,却摆脱不了他源源而来的攻击。

这一来,两人都是大奇。玉真子叫道:“你叫甚么名字?

是木桑道人的弟子吗?”袁承志道:“不是。”玉真子问道:

“你怎地会铁剑门的步法?”袁承志反问道:“你是汉人,怎地

反帮鞑子?”玉真子怒道:“倔强小子,死到临头,还在胡说。”

刷刷两招。

袁承志眼见对方了得,稍有疏神,不免性命难保,当即

凝神致志,使开本门华山派剑法接招。玉真子看了数招,叫

道:“啊,你是华山派穆老猴儿门下的小猴儿,是不是?”袁

承志不肯隐瞒师门,喝道:“是便怎样?”一招“苍松迎客”,

长剑斜出,内力从剑身上嗤嗤发出,姿式端凝,招迅劲足。玉

真子赞道:“好剑法,小猴儿不坏!”

袁承志骂道:“你倚老卖老甚么?”玉真子笑道:“老猴儿

也不是我对手,你小猴儿更加不用想。”袁承志不再说话,全

神贯注的出剑拆招。玉真子微一疏神,左臂竟被金蛇剑划了

浅浅一道口子。这一来,他再也不敢托大,舞动拂尘疾攻。

两人翻翻滚滚的斗了二百余招,兀自难分高下,都是暗

暗骇异。袁承志不敢乱使金蛇剑法和木桑所授的功夫,前者

究未十分纯熟,后者对方似所深知,招招使的尽是华山派本

门剑法。金蛇剑本来锋锐绝伦,无坚不摧,但玉真子的拂尘

尘丝柔软,毫不受力,竟是削它不断。金蛇剑与拂尘招术变

幻,劲风鼓荡,崇政殿四周巨烛忽明忽暗。

又拆数十招,蓦听得皇太极以满洲语呼喝几句,六名布

库武士分从三面扑上。袁承志料想今日已刺不到鞑子皇帝,急

挥长剑疾攻两招,转身向殿门奔出。玉真子拂尘挥出,尘丝

已卷住了金蛇剑的尖钩。两人同时拉扯,片刻间相持不下。便

在这时,两名武士已同时抓住了袁承志双臂。

袁承志大喝一声,松手撤剑,双掌在两名武士背上一拍,

运起混元功内劲,两名武士身不由主的向玉真子撞去,玉真

子无奈,只得也撤手松开拂尘之柄,出掌推开两名武士,呛

啷啷一响,拂尘与金蛇剑同时掉落在地。便在这时,两名武

士已抱住了袁承志双腿。

玉真子右掌向袁承志胸口拍到。袁承志双足凝立,还掌

拍出。两名武士拚命拉扯,要将他扳倒,却哪里扳得动?玉

真子掌来如风,瞬息之间连出一十二掌。袁承志一一解开,突

然颈中一紧,一名武士扑在他背

上,伸臂扼住了他咽喉。袁

承志左肘向后撞出,正中他胸腹之间。那武士狂喷鲜血,都

喷在袁承志后颈,热血汩汩从他衣领中流向背心,扼住他咽

喉的手臂渐松。袁承志正待运劲摆脱,一名武士扑上来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