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储存器,眯缝着眼睛仔细地端望着仪器的目镜,边看边用手校准镜头。接着,她欠身让开,示意科勒过来。
科勒看上去有点不知如何是好。“难道你存贮了看得见的反物质?”
“五千毫微克,”维多利亚说,“含有几百万个正电子的液滴。”
“几百万?不论在哪,你们都绝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
“是氙气,”维多利亚直截了当地说,“他通过氙气喷射流加速粒子流,去掉电子。父亲坚持在隐密的条件下进行此步骤,但同时又将纯电子注入加速器。”
兰登云里雾里,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用英语交谈。
科勒也傻了眼,额头上的皱纹陡然加深了。他短促地吐了口气,像被子弹射中一样瘫了。“从理论上来说,这可能……”
维多利亚点点头,“是的。这样生成了许多反物质。”
看着面前的储存器,科勒挺直了身子,将信将疑地把眼睛对准了观察器,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很长一段时间,他一言不发。终于,他坐下来,额上沁出冷汗,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低声说:“老天……你们真做到了。”
维多利亚颇为得意,点着头说:“是我父亲做的。”
“我……我真不知该说什么。”
维多利亚转过身对着兰登。“您也想看看吗?”她站到仪器边。
兰登走上前去,暗自琢磨着,到底会看到什么呢?站在两英尺开外的地方,储存器看上去空无一物。不论里面装着什么,一定小得可怜。兰登把眼睛对准了观察器,好一会儿,图像清楚了。
他看到了。
这小东西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呆在容器的底部,而是浮在中央——悬浮于半空中——一颗闪烁着水银光泽的小球,仿佛是在魔力的作用下,盘旋在空中,翻转着,它的表面有金属般的光泽在闪烁。这画面让兰登想起以前在录像片中看过的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虽然他知道这个小球很小,但这个悬在空中的小液滴慢慢转动时,他能看到它的每一个波动。
“它果然……浮着。”他激动地说。
“它最好浮着,”维多利亚答道,“反物质极不稳定。从能量学的角度讲,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在相遇的瞬间,两者会立即湮灭抵消。因此把反物质与物质隔离是一大挑战。而且地球上的万物皆由物质构成,所以在存储反物质时,我们必须保证它不会触碰任何物质——哪怕是空气。”
兰登大吃一惊。在真空中工作。
“这些反物质捕集器,”科勒用苍白的手指摩挲着一个储存器的底部,满脸讶异地插问,“都是你父亲的设计吗?”
“事实上,”维多利亚说,“它们是我的设计。”
科勒惊奇地抬起了头。
维多利亚谦逊地说:“我父亲制造了第一批反物质样品后,为存贮的问题头痛了好一阵。后来,他采纳了我的建议,把反物质储存在真空密封的纳米合成容器中,并在两端安置磁极相反的电磁铁。”
“看起来你父亲的脑瓜也不够用哦。”
“并非如此。我只是从自然界借鉴了这个方法。被戏称为葡萄牙战舰的僧帽水母1捕食的时候就是用刺丝囊把毒液注射到猎物的体内,再用触手把它团团围住。而反物质捕集器的原理也是一样。每个储存器有两个电磁铁,一头一个。它们磁极相反的磁场在储存器的中央交叉,把反物质托住,悬浮在半空中。”
『注1:僧帽水母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水中的水母,属多细胞集群管水母类动物,生有淡蓝色浮囊,上有帆形宽帽,从帽中伸出许多有蜇刺的长触手。小鱼虾一旦碰到触手,触手上的刺细胞就会将致命的毒刺刺入猎物身体,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使它中毒而死。然后,触手卷曲起来,将猎物送进水母的口中。』
兰登连忙瞥了一眼储存器。反物质果真浮在真空里,什么也没碰着。科勒说得对,这是天才之作。
“磁铁的电源在哪?”科勒问。
维多利亚抬手一指,“就在储存器下面的支撑里。储存器的底座持续不断地供给电源,确保电磁场正常运转。”
“万一磁场没电了呢?”
“很简单,悬浮状态被破坏,反物质坠入容器底部,瞬间湮灭。”
兰登竖起了耳朵。“湮灭?”这个词听来不太顺耳。
维多利亚看起来并不担心。“是的,反物质碰到物质,两者瞬间抵消。物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命名为‘湮灭’。”
兰登大彻大悟。“噢!”
“这是自然界里最寻常的现象。物质粒子和反物质粒子的碰撞将释放出两种新粒子——也就是光子。肉眼看上去,光子就是一簇细小的光线。”
兰登读到过一点关于光子的材料,光子——光粒子——最纯的能量形式。他想问柯克船长是怎么用光子鱼雷攻击克林高部落1的,但他忍住了。“也就是说,如果反物质掉下去了,会释放一簇细小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