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的冷静扑灭了。
19
“从哪儿说起呢……”她平静地问。
“从头说起,”科勒答道,“先说说你父亲的实验。”
“我父亲一生的梦想是用神圣的宗教纠正科学的谬误,”维多利亚娓娓道来,“他想要证明,宗教和科学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休戚相关,殊途同归。”她顿了顿,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终究要泄露这个秘密。“而且最近……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科勒沉默不语。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并希望以此来解决历史上科学和宗教的最大分歧。”
兰登揣摩着她指的是哪个分歧。这样的分歧数不胜数。
“也就是神创论,”1维多利亚说,“关于宇宙起源之争。”
『注1:神创论(creationis)是认为《圣经》篇首给出的关于上帝创造宇宙的叙述真实无误的学说。』
噢,兰登恍然大悟。是这个。
“《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宇宙,”她接着说,“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所以依据《圣经》,世界上可见的万物都源于广袤的虚空。遗憾的是,基础物理学的定律恰恰宣称物质不可能源于虚空。”
对这个悖论兰登早有耳闻。《圣经》上说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了万物”,这与现代物理学认可的定律完全相悖。因此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创世纪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兰登先生,”维多利亚转过身来,“我猜想您大概知道创世大爆炸理论?”
兰登耸了耸肩。“或多或少吧。”据他所知,创世大爆炸是现今科学界公认的创世理论。尽管他不甚理解,但是根据大爆炸论,在一次大爆炸中爆发出一个高密集的能量点,能量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了广袤无垠的宇宙。大概就是如此。
维多利亚继续说道:“早在一九二七年,罗马天主教会就率先提出了创世大爆炸论,这——”
“抱歉,”兰登忍不住打断了她,“你认为创世大爆炸论是天主教的思想?”
维多利亚没料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当然,是一位名叫乔治斯·勒梅特的天主教牧师于一九二七年提出的。”
“可是,我记得……”他犹豫了一下,“难道创世大爆炸论不是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首先提出的吗?”
科勒瞪了他一眼,忿忿不平地说:“又是美国科学界的自以为是。哈勃于一九二九年发表这个观点,比勒梅特晚了整整两年。”
兰登皱起了眉头。主任先生,从来只有哈勃天文望远镜,我可从未听说过勒梅特天文望远镜!
“科勒先生说得对,”维多利亚说,“这个理论属于勒梅特。哈勃只是证明了它。他收集了许多有力证据,从而证明了创世大爆炸的科学性。”
“噢。”兰登很想知道,哈佛大学天文学系的哈勃迷们是否在他们唾沫横飞的讲演中提起过勒梅特的名字。
“勒梅特刚刚提出创世大爆炸论时,”维多利亚接着说,“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理论荒谬透顶,不值一提。科学早已证明,物质不可能源于虚空。因此,当哈勃用科学证明了创世纪的可能性时,整个世界为之轰动。而教会也乘胜追击,宣称大爆炸理论证明了《圣经》上的描述无懈可击,是神圣的真理。”
兰登点点头,洗耳恭听。
“当然,科学家绝不会乐于看到他们的发现被教会用来扩张宗教势力,因此他们立即修整了创世大爆炸论,剔除了所有宗教因素,将它完完全全纳入科学的旗下。不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他们的方程式仍然存在一个教会总爱指出的致命缺陷。”
“是奇点。”科勒小声咕噜了一句,他吐出那个词,好像它是他的灾星一样。
“对,奇点。”维多利亚说。“宇宙产生的初始时刻。时间零点。”她看着兰登,说:“即使是今天,科学仍然把握不住创世的起始时刻。在解释宇宙形成的早期阶段时,我们的方程式十分有效,但如果不断地往前追溯,到达零点时,一切顿时失去了意义,所有的数学演算土崩瓦解,没有任何意义了。”
“完全正确,”科勒急躁地说,“教会正是揪住了这点,认定了这就是上帝之手造世的明证。快说你的观点。”
维多利亚面无表情地说:“我要说的是,我父亲始终坚信是上帝的力量促成了大爆炸。尽管科学现在无从解释创世的神圣时刻,但他坚信有一天科学能证实上帝的存在。”她忧伤地走到她父亲的工作台前,指着上面用大头针钉住的激光印刷的备忘录。“每当我对此心存怀疑时,父亲总会在我面前扬起他的信条。”
兰登看到上面写着:
科学和宗教并非相互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