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后来出现了大缺口。秘密报纸普遍刊登了八点纲领,在自由主义和进步人士中间争取到了拥护者,因为这实在是个资产阶级的自由进步纲领。公众开始认识到西北方面并不是要打内战,而是要制止内战。一般的情绪已逐步开始从为一个军阀的个人安危担心转变为为国家存亡担心,现在打内战不仅不能救蒋介石一命,反而会毁灭中国。

在蒋介石被俘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就开始了争夺政权的阴谋活动。野心勃勃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与国民党内亲日派政学系有密切关系,当时正掌南京大权,八点纲领主要就是发给他的,但是他竭力主张“讨伐”。在这一点上何应钦得到亲法西斯的黄埔系、蓝衣社、在野的汪精卫系、西山会议派、系和南京的德、意顾问的充分支持(“煽动”也许是个更确切的词,因为何应钦将军天生是个易受“煽动”的人)。他们都认为这是夺取全部军权的良机,可以把国民党内的开明派、亲美派、亲英派、亲俄派、统一战线派统统压下去,在政治上降到无足轻重的地位。何应钦将军马上动员了南京二十师军队,开到豫陕边界。他派了一队队飞机在西安府上空飞翔,派步兵向叛军阵线作试探性佯攻。有些南京飞机(为了抗日送给蒋介石总司令的“五十寿礼”)在陕西境内的渭南和华县试验性地投了几颗炸弹,据报道炸死了一些工厂工人。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他听到轰炸的消息,“很是高兴”。

但是蒋夫人显然并不高兴,她当时对局势比她丈夫要清楚得多。她对这种为“在尸体上开宴会”(南京的人当时认为总司令不可能活着出西安)的准备极感愤怒和震惊,于是去见了何应钦,要他解释。如果他开了战,他还能停下来吗?他能救她丈夫吗?她写道,她丈夫的安全“同国家的继续生存是不可分的”。他要杀死她丈夫吗?这位将军胆怯心虚了。她坚持要他停止战事,把他的才智用在设法争取蒋先生获释上。她要他活着回来。她的论点占了上风——至少是蒋介石自己的使者到达南京之前。

同时情况也很显然,如果大规模开战,西北不是没有盟友的!广西、广东、云南、湖南、四川、山东、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宁夏的军政领袖都作壁上观,如果何应钦开战,他们几乎肯定没有一个人会举一个小指头出力协助。他们无论哪一个人,或者甚至他们全体都会靠向叛军一边。在最好的情况下,所有这些省份里的当权政治派系也会要求南京出高价才肯保持中立,他们每个人都想在这场冲突中设法增强自己的势力。这一点到二十三日就很明显了,当时有势力的宋哲元和韩复榘将军(河北和山东的统治者)发出通电,要求和平解决,明确告诫不要开战,清楚地表明对何应钦将军的计划毫不赞成。

现在问题是:蒋介石在西安身系囹圄,是否还能够在南京纠集到足够的力量防止爆发消耗力量的内战,这场内战很有可能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如果说不是实际生命——的完蛋。在南京和上海,他的妻舅、中央银行董事长宋子文,他的连襟、代理行政院长孔祥熙,蒋介石夫人,把他的亲信召集在一起,竭力设法阻止南京方面更加反动的分子以“反共讨伐”的名义发动进攻。

同时,在西安也发生了迅速的回心转意。总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开始认识到,他的最大“叛徒”也许不在西安,而是在南京。考虑到这个情况,蒋介石想必作了决定,他不作殉难者,白白让何应钦将军或者任何别人踏着他的尸体爬上独裁者的宝座。他于是不惜屈尊从天上下来,立即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同操了他的生杀大权的凡夫俗子打交道。甚至同赤匪打交道。

1蒋介石夫人对这些谣言表示遗憾,她写道,“任何时候都没有提出过钱的问题或加官进爵的问题。”

蒋、张和共产党(上)

蒋总司令在西安蒙难的经过,已由总司令本人这样一个权威人士在他妩媚的夫人蒋宋美龄的得力合作下写了出来。1凡是没有读到过他们这本叙述中国历史转折点的这一插曲的引人入胜的书的,笔者竭诚奉劝一读。我不知道近代还有什么别的文件比它更加扣人心弦,更加富有戏剧性了,而且也不知道有什么文件,能够为对中国有所了解的读者,把中国的统治者的性格和心理集中在这么分明、这么生动的焦距上。

因此,这里所提供的事实,浅意只是作为这位行政院长兼总司令及其勇敢多才的夫人的大作的些微补充。他们认为西安事变是个暴行,有损于他们感情极其激动的口口声声要实现的个人使命,因此给我们提供了这部关于他们经历的主观记述。但是由于这些事件严重地危及他们自己的生命,自然使他们极其谨慎克制,如果是在私下,他们大概会第一个承认,由于政治的原因,由于必须保持所处职位的尊严,他们不得不把许多有价值的材料略而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