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他们在为难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那边在一众判过的试卷中定名次的四位主考官也犯了难。

贡试与乡试一样需要糊名,不过,多了一项誊卷,合起来叫糊名易书。

因为卷子是糊名易书的,主考官们并不知道他们谁是谁,只能根据试卷的好坏来定名次。

其他的都好说。

其中唯独有两份试卷,他们委实拿不定主意。

一份时政卷子和策回答得堪称完美,但那首五言八韵诗做得太平了。

除了韵脚还算工整外,毫无意境可言,让他们看得捶胸顿足,多好的会元苗子,要他这诗稍微做得那么中上一点,他们都会选他!

另外一份就是惊喜了,虽然策问和时政没有前面这位考生这般惊艳,但也相差不大,他只是没有前面那位考生那般面面俱到而已。

重要的是,他那首五言八韵诗做得好啊!

在场的四位主考官读过他那首诗后都赞不绝口:“妙!妙!妙!”

“这朗朗上口又不失意境,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传递得也好,如此上佳的诗,都可以传唱天下了吧?”

为首的主考官这么一说,其他三位副主考官同时点头:“不错!”

他们这些官员为何喜欢诗词歌赋,因为当官的人多如牛毛,能够名留青史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

可要是诗词做得好的话,随随便便写出一首传唱与天下诗,那岂不是轻轻松松就名留青史了?

而且自己写不好也没有关系,认识一两个写得好的人,万一他那天灵机一动写出《赠汪伦》那样的诗,不费吹灰之力,他们的名声事迹就能流传千年!

想想都很激动!

所以诗词受吹捧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