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依旧风平浪静。
在这风平浪静之下,李定国和郑成功的军队在加紧整编。
施大柱的教导大队,由李、郑二人的亲自主持和监督,进入各省驻军行营。
他们在李、郑二人指定的军官配合下,将旧军队编制打散,按照西北军营连排编制重新组合军队。
各级军官还是李、郑二人自上而下任命,教导大队的人下到连级,以连为单位,每天教授新军队的军纪军法和军事礼节,组织形式。
然后就是换装军队统一更换西北军的深绿军装。
施大柱的教官只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军队条例,如何行新军礼,再就是让大家站队,学正步走。
除此之外,还每天教大家唱军歌,无非就是王烁从现代偷来的军队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类。
江南士卒觉得这还挺好玩,也没什么不适应和压力,整编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其实,这也是王烁在冯铨讲如何对付复社的时候,受到的启发。
不管谋求多大的改变,激进的做法往往容易失败。
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做让对方不适应的突然改变,而是慢慢融入。
真理不怕检验,时间久了,被改变方往往会不知不觉的去接受。
激进的巨变,即便你手里掌握的是真理,也会因为对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接受,引起不适应和对抗,从而拒绝改变,走向与意愿相反的方向。
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江南士卒天天按新编制新礼节出操训练,完全适应了新的军事编制和军纪,真正的大整编才开始进行。
王烁的军队,绝对不是私家军队,绝对不允许部队有任何个人主义的影子存在,这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
这一点,李定国和郑成功深有体会,他们完全支持这个建军思想。
在两个人合力主持之下,部分江南军队开赴江北,和王建国、辛思忠的部队混编,剩余部队和白旺、李达的军队混编。
这样,每一个连队,甚至每一个最小的军事单位,战斗小组,都有西北军的兵,也有江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