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天津,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船在海中行驶,又不能靠近沿海,被清军发现。
在远海里行船,船速受风浪影响很大,何时能到天津附近,是个未知数。
而要想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和两边默契配合,王烁就必须要知道郑成功何时抵达天津,何时发动攻击。
在天津郑成功即将发动攻击,向北京前进的时候,黄河沿线才能够开始总攻,让济尔哈朗无法从前线抽兵支援天津。
天津到黄河,上千里地不止,指望人工传递消息和猜测是不靠谱的,信鸽传递消息那叫胡说八道。
所以,王烁需要电报机,他才不惜和吴朗西翻脸,不惜一切代价,也得在总攻击发动之前,让这黄胡子老家伙把电报机给他弄出来!
有了电报机,所有设备和材料早准备好了,生产就快了。
不出一个月,十几台电报机就配备到各集团军手里,保证每一路攻击兵团都可以凭借电报机及时联络。
各攻击兵团早已经厉兵秣马,随时等待总部下达攻击命令。
王烁迟迟不下令,就是等郑成功和梁安国到达天津。
1654年农历七月十二,留守总部的电台,终于收到了从天津外海铁甲战舰上发出的信号,译电员快速记录,将电报原稿迅速送达留守的王烁和宋献策那里。
电报只有两个字:到达。署名是郑梁。
在大军行动之后,王烁才将郑成功的去向告诉宋献策。
这个他背着常委会玩的小花样,让宋献策大吃一惊,怪不得他始终不同意发动攻击!
这个计划十份厉害,但宋献策从这个计划里,却看到了王烁的能量。
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竟然调动了海军和郑成功的二十万大军,而且,没有人敢泄露他的秘密。
王烁的威信是任何人无法超越的,他要当皇帝谁也拦不住。
宋献策严肃起脸来,看着王烁道:“下不为例!”他已经看到了没有皇帝的好处,也不赞成王烁独断专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