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李定国和郑成功,看着江北的集市贸易如火如荼,绿油油的庄稼布满大地,百姓们脸上洋溢起了笑容,他们着急呀。
两家虽然签订了和平条约,但李岩也说了,等到将来看谁发展的好,百姓拥护谁,那时候再来谈统一问题。
照这样发展下去,江北会越来越好,将来肯定百姓要拥护王烁呀。
不成,他们也得发展农业,让百姓过得舒服一点,要不然将来让王烁比下去了,他们人就丢大了!
连国家都治理不好,你还好意思和人家平起平坐呢?
李定国从礼部将钱谦益调来工部,任工部尚书,让他想办法把农业搞上去。
钱谦益有学问啊,有学问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就能让百姓都有余粮,安心生产生活。
钱谦益这大学者还真不含糊,集合手下侍郎、清吏司诸有司官吏,翻阅了自黄帝以下各朝治理农业之法,什么王莽王安石,什么井田制、田租法,青苗法,乱七八糟一堆,当然主要还是参照西北政府的办法,并以其为主,这是晋王预先定的调子,谁敢违背?
总之吧,参考了许多所谓先进经验,并取其长补其短,制定了一套发展农业的办法。
这钱谦益学问可以,但为人滑头,又有些胆小怯懦。
当年满清下南京,其夫人柳如是要投湖自尽,誓死不做亡国奴。
钱谦益觉得夫人说的对,也去跳湖,可跳下去又爬上来了。
夫人柳如是问他为何又上来了?他答道:“这水太凉,冻的慌啊,咱们还是别死,投降算啦。”
柳如是哭笑不得。由此也可见其为人之一斑。
当年顾炎武先生因事获罪,钱谦益给顾炎武捎话说,只要他肯认自己当座师,自己就出面说情,免掉顾炎武的罪责。
顾炎武先生是宁肯坐大牢也不愿意认这位钱先生当老师,可见明末清士也瞧不起这位钱大人。
不管钱老爷子制定了什么办法来鼓励生产,也不管这些办法管不管用,总之,李定国投入了不少银子,都打了水漂了。
百姓依旧贫困,那些土豪富户依旧吃喝不愁,仍旧是前明那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