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的结果,自然是和预想的差不多,主要还是李定国这边,包括李定国在内,大家无法相信王烁会不当皇帝。
关于这个问题,王烁心里十分清楚,李定国、郑成功这些人,毕竟是古代思维观念,没有亲身感受他的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短时间内,无论怎样解释,他们是无法相信他的。
他便不再解释。
这时候,李岩说道:“不管采取何种办法,其实大家都是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国家安定,百姓过上好日子。
咱们今日初次见面,大家除却为这制度,其余都是惺惺相惜,有相见恨晚之意。
既如此,大家当断不可因小失大,为这制度之争伤了和气。
以在下看来,咱们完全可以搁置争议,只于共同点上合作,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李定国听了皱眉问道:“这争议如何搁置?”
按照他的思维,战场上,大家不是朋友就一定会是敌人。你们都大权独揽,不想跟我们分享了,还有什么好谈的?
只听李岩说道:“我们大将军呢,想建立一个百姓当家做主,再没有皇帝的国家;而晋王和延平王愿遵奉皇帝为义主,大家共同议政。
两个办法,到底哪个好,如今也不好定论。
倒不如这样,咱们签一个和平协议,大家盟誓,永远和平相处,双方百姓亦可自由往来贸易,谁也不可侵略对方。
如此,我们可以后顾无忧,安心对付北边满清,将其消灭,复我华夏。
晋王和延平王则可抛却江北之忧,安心恢复江南,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待我们消灭满清,天下太平,咱们兵器入库,放马南山,都一味专事政务,治理国家。
将来谁把国家治理的更好,百姓觉得哪种办法对他们更好,两家之争也就等于分出了高下。
我们大将军管这个呢,叫发展经济,和平竞争,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