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鳌拜化解京师乱 孝庄看事深而远

济尔哈朗自幼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谋略、见识本就非同一般。

他又是舒尔哈齐的儿子,在努尔哈赤家族里生存下来而且混到摄政王的的地位,没有宽阔的胸怀和高深的计谋,一般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当初他三哥阿敏带着诸贝勒攻破朝鲜,就有和皇太极分家,留在朝鲜为王,不回来的打算。

济尔哈朗那时还小,却能够苦苦规劝阿敏,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让阿敏醒悟,没有自寻死路。

从这一点上讲,济尔哈朗的智慧,是不亚于多尔衮的。

但多尔衮敢想敢干,做事果断狠毒。济尔哈朗则恰恰相反,为人宽厚,有事都在心里憋着,不考虑成熟,轻易不会主动出手。

所以,在立嗣和政权争夺上,济尔哈朗审时度势,知难而退,不与多尔衮碰撞。

这也是他安安稳稳活到现在,不为多尔衮猜忌的最主要原因。

在性格上,多尔衮恰恰适合四处征战,打下天下。而如何守御住打下的地盘,恐怕他就不如济尔哈朗有办法了。

多尔衮死,济尔哈朗上位,对王烁的西北军来讲,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济尔哈朗有如此城府,阿济格这种愣头青,想和他争夺权力,成功的机会基本等于零。

当下鳌拜带三百冒充的镶黄旗亲军,立在皇父摄政王府门前,对在门外等候的阿济格亲军大声道:“皇帝陛下,圣母皇太后有旨,阿济格大逆不道,图谋不轨,着镶黄旗护军统领,巴图鲁鳌拜奉旨捉拿!其余人等,一概不问!”

阿济格众亲军看到鳌拜也是吓一跳。

这个时候,以摄政王府为中心,各条街道上,都出现了大内侍卫军的队伍,全是一色的长兵刃,将阿济格四千军兵包围起来。

和御林军开战,那就是明摆着造反了,又有鳌拜在那里镇着,两白旗的军兵犹豫了,没敢动地方。

鳌拜趁机又喊道:“皇上和太后的旨意你们没听明白吗?只捉拿阿济格,其余一概不问!你们还不下马,放下武器,难道要跟随阿济格造反,自取死路吗?”

终于,有人率先下马,放下手中的武器。接着,“乒乒乓乓”所有人都下马,把武器扔在地上了。

大家都有父母亲人,谁没事吃饱了撑的要造反掉脑袋?

有鳌拜在那里,阿济格父子肯定给抓起来了,他们还跟着凑什么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