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桓很快赶到南京,他不同意先把清军都宰了。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跟着左侯爷左良玉混过的人,知道不少朝廷的规矩。那王杂毛就是一流寇,任嘛不懂,要不他造反为啥非要拖着金声桓呢。
金声桓的意思,是先留着这帮清军,派人和浙江鲁王朱以海,也就是现在的光武帝联系,就说愿意奉光武帝号令,迎新帝复都南京,看朱以海怎么说。
如果光武帝给他们的官位、地位合适,他们就投靠他;如果光武这帮人瞧不起他们,嘿嘿,对不起,我们仍然是永历陛下的臣子,您光武就老实在浙江呆着吧。
我们现在占着赣、徽、苏三省,士卒二十多万,可谓兵强马壮。弄不好,我们还会奉永历陛下“旨意”,去浙江收复失地呢!
若是光武能满足他们的条件,那帮清兵就有用了。
在迎接光武进南京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为自己的战功将清军当做俘虏献给光武帝,这个就很风光了。
王得仁一琢磨,嗯,这主意不错,就这么着了。立刻派手下得力文官去联系在绍兴的朱以海。
朱以海这时候地盘不大,也是整日担心永历帝来找麻烦。毕竟江南大部分地区属于永历,势力比他们大的太多了。
一下子有三个省要投靠他,还可以还都南京,这不天上掉馅饼嘛!
他不顾张煌言极力反对,立刻同意了金声桓和王得仁的要求。封金声桓为平东王,吏部尚书;封王得仁为扫北王,兵部尚书。
为安抚一下一直跟随他的臣子的不平衡心理,他又封张煌言为宰相,内阁首辅大学士;封张名振为定西王,御林军总指挥使,九门提督。
受了这许多时日的海上颠簸,吃了这许多苦,能还都南京,抱着美人睡软床,享受如弘光帝一般的待遇,傻子才不干呢!
就这么着,金声桓、王得仁于1650年十二月初,迎光武帝朱以海还都南京,祭天告地,继承大统。
在贵阳做皇帝的永历帝朱由榔不干了,我都早当皇帝了,你凭什么抢我饭碗啊?
他日夜唠叨,要李定国先去打南京,把朱以海赶跑,然后他好去南京那把椅子上坐下来。
这时候,李定国正处心积虑对付广西的孙可望。
孙可望还有十四万大军呢,手下马进忠、马宝、马惟兴等一班战将能征惯战,实力绝对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