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庄稼遍地遮渭河 军容军姿穷讲究

时值仲秋,渭河两岸长满了成片的玉米,已接近成熟季节,杆子窜的一人多高,叶子却都还绿着。

远远望去,渭河已经消失在成片的绿色里。微风吹过,望不到边际的玉米稍,便组成起伏的波浪,抑或是层层的涟漪。

渭河平原的人口,在一天天增多。逃难的民众,聚啸的土匪,在政府政策感召下,正在走出深山,放下武器,从莽莽秦岭里,商洛山里,终南山里,甚至从满清统治的铁蹄下,向着这里,源源不断赶来。

也许,用不了多久,这西安古都,又要恢复它人烟密集,挥袖如云的繁荣了。

王烁带着一行人,穿过庄稼地间留出的小道,来到渭河的河滩上。

这时,太阳刚刚从远处的玉米稍上升起来,照的河滩和缓缓东流的渭河一片金黄。

河滩空地上,四周站了许多警戒的哨兵。一身绿色的短衣短裤,绿色大沿毡笠,绿色布带打的绑腿,黑色千层底布鞋,手里端着火枪。

火枪上,一尺多长的刺刀,在金黄色的阳光映射下,闲着寒光。

梁敏在西宁、兰州和西安分别成立了被服厂,专门生产军队服装。

说是生产服装,其实就是采购了棉布来,染成草绿色,然后按几个规定的型号依次裁剪好。

加工,则是要依靠广大乡村、城镇里组织起来的妇女会。

军队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公家还没有能力制作这么多的军装,只能依靠群众,象征性的给两个加工费。

许多妇女会是不要加工费的,为自己的子弟兵做衣裳,还要的什么钱,那不见外了吗?

即便如此,保证所有部队的服装换一遍,费用也是个天文数字。

但西北政权要走出去,成为华夏大地之主,就必须逐渐正规化,这钱必须得花。

服装的样式,当然是结合了现代军装的样式,裤子裆部减小,贴身,裤脚改小,尽量不能有拖挂,不影响军事行动。

裤腰处加裤带鼻,别再跟老勉裆裤一般,一解裤带,裤子一掉到底,忒不雅观。

裤前留门,小解就不要脱裤子了。

王烁专门让李天俞制造了几台手动冲压机,压制铜纽扣。还有专门制造皮带的工厂,已经在各个城镇开始运作。

总体上看,西北军的军装已经接近现代军装了,就是没法制造迷彩布,要不王烁就有迷彩服了。

步军和骑军需要和敌军近距离交战,为防敌方箭矢、冷兵器伤害,还要配备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