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攻城战失败之后,多尔衮开始注重王烁的实力,派出更多的细作四处打听消息。
西北根据地有胡琏器设的,专门的防谍机构,且百姓都被组织起来,觉悟和警惕性很高,想探听消息十分困难。
但战场上的消息他还是可以得到。豪格全军覆没的消息他很快就知道了。
吃惊的同时,他也想到了王烁的火枪军。
他严令蒙古人出击肃州,骚扰西北政府的北部边界,试图迫使王烁回军自救。但王烁会因为北部遭受威胁就撤退吗?
不会。因为如果换做是他,他不会撤退。能够有机会消灭他的两个兄弟率领的满清主力,这种机会,除了因为他轻敌,以后不会再有了。
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撤退,是最蠢的主意。
他后悔自己轻敌的同时,立刻多派信使渡河,翻山越岭去陕北传令,让阿济格和多铎不惜代价,立刻西渡黄河,撤回山西,避免同王烁的火枪军硬拼。
同时,他命令已经向陕北进军的吴三桂,用最快的速度前进,在王烁的火枪军加入战场之前,必须把阿济格和多铎的部队接应回山西。
他自己则率军悄悄从潼关撤回怀庆一带,据城坚守,防止自己猜测失误,王烁的火枪军会放弃对付阿济格和多铎,反来消灭自己。
在敌情不明,己方容易吃亏的情形下,先脱离战场保存实力,多尔衮的布置是聪明和老道的。
这个时候,陕北战场打的很惨。
多铎手里有大部分的骑军,被李过阻击在洛川以南,铜川以北的沟壑里,双方沒白没昼,整日厮杀。
李过正面拼死阻击的同时,派出部分兵力,在多铎后方袭扰,拉后腿,中间则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从两侧不断偷袭、穿插,试图打乱多铎的部署。
多铎也是苦战不退,他将周围能聚集的兵力都聚集在一起,在后方和两翼所有路口、高地都建起壁垒,阻挡西北军的袭扰,把最精锐的两白旗骑军都集中到前方进攻。
每占领一个地方,他就把大营往前挪动一步,再在后方和两翼重新建新的壁垒。
如此步步为营,向西安方向前进。
但如此做法,后方和两翼防守面积巨大,颇为消耗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