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废王公议政兴内阁 调天下兵马灭王烁

多尔衮废掉满清建朝以来的八王议政制度,跟着明朝学习,建立内阁,把真正有本事的范文程、洪承畴等一帮汉人放进内阁,再选几个凑合着的满洲大臣,就算是齐活了。

这内阁会议,也不在皇宫大殿里开,而是大多在他的摄政王府里举行。

他都皇叔父摄政王了,还去什么皇宫啊。再说,福临那么点的毛孩子,他知道什么呀?你守着他说国家大事,还得尊着他,有事没事的让他拿主意,他能拿什么主意?多耽误事儿啊。

最近,福临他娘大玉儿,唯恐他把他们娘俩给踹了自己来,整天的想方设法巴结他,不惜用自己的身子来拉拢他,他也乐的受用。

说不定过几天,他就不是皇叔父摄政王,而要把那个“叔”字给去了,变“皇父摄政王”了。

从这个方面讲,为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和啰嗦,在摄政王府里开内阁会议,也没什么不妥。

他是这么想,范文程等一般忠于皇太极的老臣可不这么认为,这明摆着就是目无天子,造反!

是以,多尔衮死后,众大臣一口认定他图谋不轨,意图造反,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现在多尔衮活的好好的,像范文程这种人精,当然不会跳出来自己找不痛快。

在摄政王府议政就在那里吧,咱忍气吞声,别耽误了国家大事就得了。

摄政王府里,多尔衮把近来西北发生的情况,都详细对各位内阁大臣讲了,然后就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些个内阁大臣确实都有两下子,立马就看出王烁是认为时机成熟了,或者要趁天下还不太平,大清还没腾出功夫对付他的这个节骨眼儿,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造反了。

当然,人家王烁都打到榆林和潼关了,造反是肯定的了,这个傻子都知道。

关键还是王烁为什么同时出手占林榆林和潼关?他有那么大实力吗,一下就吞那么大一块地方?

范文程认为,榆林是陕西北面的关口,易守难攻。潼关则是陕西东面的锁钥。王烁占领这两个地方,自然是要把陕西据为己有,这小子野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