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李岩又说道:“胡琏器说,大同阿济格有调兵迹象。我估计他是要南下榆林,配合豪格进攻。
如果阿济格南进陕西,抢占了有利位置,李过将军的步兵恐怕不是阿济格骑军对手,重蹈他上次失败覆辙。
咱们当令李过将军和高一功将军现在就立刻进军靖边,抢占有利地形,将阿济格挡在横山以北为宜。
如此,宁夏兵团可以自横山、安塞、延安、洛川,一步步阻击,方有足够防守余地。”
王烁点头道:“可令李过现在就行动,以抢占榆林为目标。实在不能赶在阿济格之前占领榆林,再思考在横山以南阻击。”
宋献策道:“占领榆林最好。如此,可分兵两路,一路坚守榆林要塞,一路于榆林之南逐步阻击。
阿济格即便如上次一般,绕过榆林,他南面有阻击,背后有榆林守军威胁,也会左右两难。
上一次,李过也是这样布置,想法是对的。可惜当时他兵力不足,兵无战心,才会惨遭失败。”
大的战略方案定下来,下面,就得考虑如何回复多尔衮的使者了。
宋献策道:“如若我们拒绝多尔衮的要求,在多尔衮那里,他会怎么想?他一定会认为,我们这是不给他面子,得罪他。
得罪他以后,接下来,我们当然就是要加紧防范他。
他如果这么想,必然也会加紧部署对我们的进攻,这是对我们不利的。”
李岩慢慢道:“这位睿亲王,果然十分了得,一封书信,竟然包含如此多的深意。
故意表示出没有拿我们当敌人,迷惑我们;同时还要用这封信试探出我们对他的态度。
我们不给他,他便知道我们怕他将这火铳模仿了出来对付我们,我们早晚会与他为敌。
我们给他,他万一模仿出来,将来对阵,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
王烁听了笑道:“给他他也模仿不出来。首先他不懂得制造焦炭炼钢,无法得到好的钢材,这个就把他制约住了。”
宋献策摇头道:“大将军差矣。用焦炭炼钢,可不是你发明的新鲜东西。中原产铁之地,在宋代就有工匠用焦炭炼钢了,只是这技艺没有传至西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