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可怜隆武空怀志 大西皇帝太荒唐

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芝龙的建议,与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晋江人)写信劝郑芝龙降清。

六月,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

郑芝龙此时已经得到了贝勒博洛的允诺,要封他为闽粤总督。

他决定投降满清,和兄弟郑鸿逵(原来叫郑芝彪)串通好了,拥兵不进。

八月,郑芝龙尽撤水军回晋江安平,有船五六百艘;镇守仙霞关的郑鸿逵闻讯也立刻逃跑,满清兵不血刃陷仙霞岭。

隆武帝空有大志,手里没兵没将,只有跟着他的黄道周等一般文臣有个屁用?他只能逃跑。

跑到汀州,被执,后绝食死於福京。

九月十九日,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占福州。不久,清兵乃疾取兴化、泉、漳诸郡县。

同月,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郑芝龙不顾其子郑成功苦谏,于十一月十五日北上福州降清。

十一月三十日,清兵进劫安平,翁夫人(田川松)未及逃出,恐受辱,乃自缢而死,享年四十五。

洪承畴看的是真准啊,郑芝龙常年在海外为盗,心里早就没有了国家概念,有的只有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扶保隆武,也是为了奇货可居,将来成为开国元勋,可以最大化郑氏海盗集团的利益。

后来看到清军实力不俗,远超他的想象。见局面不利,就后悔把朱聿键给弄回来了。

这时候,洪承畴给博洛出主意,假意答应给郑芝龙个闽粤总督的高官,此正中其下怀。

能继续统治闽粤,他干嘛要冒险对抗清军?“明朝清朝有啥区别,投谁不都一样?”

结果是这位聪明的大海盗没玩过博洛后面站着的洪承畴,一到福州,博洛就变了卦,没什么闽粤总督了,直接把他给送北京去了。

朱棣的子孙里,好歹出位英明后人,还让郑芝龙给坑死了。

到这时候,长江以南基本没有大的抵抗力量了,多尔衮就想起来不服他的那位,盘踞四川的大西皇帝张献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