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可以看到辛思忠的骑军的时候,王烁命令前面率领火枪军前进的火枪军军长王建国就地阻击清军,掩护西安方向的撤退计划,不得令清军越过防线一步!
王建国接令后立刻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沿南北方向挖掘战壕。
火枪军的士卒都配备了工兵锹,每个班还专门配备两把挖掘镐,这当然是王烁的主意。
吴朗西还没有办法做出现代军队的多用折叠挖掘工具,只能按王烁画出的图纸做出锹的样子,再配个木柄。
没有办法,王烁只好让各班专门挑两个士卒,不配锹,而是配一头尖,一头扁的工兵镐了。
渭河两岸多是黄土地层,挖掘起来毫不费力,只见南北一线尘土飞扬,两万士卒开始了挖掘战壕的工作。
带队的少尉以上军官,都专门在军校学习过战壕的形状和挖掘方法。
在地面挖掘三尺左右深,四尺左右宽的沟槽,挖出的土石则沿战壕一侧堆积到敌军进攻方向,堆积层截面成梯形,两尺左右高,用锹拍实。
这种战壕,士卒斜卧在向敌人的一面斜坡上,正好可以射击前来进攻的敌军。
这个时代还没有曲射热兵器,敌军的大炮或者其他火器,射出的弹道都是直线的,会被战壕前的梯形防御面阻挡住,无法打到战壕内的士卒。
敌军骑军攻击过来,战马会因梯形斜面阻挡而直接越过战壕,无法伤害到战壕内的士卒。战壕内的士卒只管专心向敌军射击,阻挡住敌军步兵前进就可以了。
突破战壕防线的敌军骑兵,会在战壕后面遇到王烁骑军的围剿。
能冒着弹雨突破战壕的敌方骑军本就不容易,是少数,再被战壕后以逸待劳的王烁骑军一顿围剿,估计存活下来的几率很小。
即便敌军骑兵大举突破,骑兵高坐在马上,想回马弯腰杀隐蔽在战壕里的士卒,由于高度原因,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且,火枪兵的火枪上,都装着一尺多长的刺刀,可以当冷兵器长枪使用,到时候谁杀谁还真不好说。
如果当初李自成知道把战壕挖成这样,多铎的大炮说不定真就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