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不能成为开朝立国的明太祖朱元璋?
论受的教育,闯王出身驿卒,朱元璋出身和尚,绝对高不过李自成多少。
论辅佐的部下,李自成文有宋献策、牛金星、李岩这样的,不次于刘伯温、胡宗宪的有识之士。
李岩还文武双全,那传遍天下的儿歌、童谣,不见得刘伯温就能想到。
论武将,李自成有刘宗敏、刘方亮、贺锦、袁宗第、李过、刘西尧、蔺养成等等的这些大将,象郝摇旗、党守素、辛思忠这样的都排不上号。
一个辛思忠都能横扫西北,可说是战将如云,并不比朱元璋手下的徐达、李忠、常遇春等人差到哪里去。
可为什么李自成就成不了朱元璋呢?难道这就是天意?天兴大清,非人力可为?
想到这些,王烁有些疑惑了,不由就看看李岩和宋献策,他们也正望着他。
从他们的眼睛里,王烁读到了和自己心里一样的想法,不由得不寒而栗。
骆养性不敢久留,说完正事立刻告辞。
大家不再争论去不去劝李自成,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各自回去收拾,准备启程便是。
王烁当然还带着他五十人的卫队,李岩和宋献策各自只带几个常年跟随自己的亲随。
李岩因为有亲兵和红娘子的二十个女兵,人多一些。
宋献策只有一个书童和两个家人,家眷和亲属则早就藏在不知什么地方了,跟农军其他将领都是一样的习惯。
再就是太子朱慈烺,还有跟着他的那位翰林院侍读李淳之。
离开军营之后,还是走王烁来京时的路线,由三河奔沧州,到德州,然后沿黄河回西北。避开李自成的行军路线,免惹不必要的麻烦。
之所以要带上那个李淳之,是因为这人跟太子熟,这几日就靠他照顾抚慰太子,太子也听他的话。
李淳之已经知道王烁的身份,并信誓旦旦的表示忠于大明,愿冒死协助王烁救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