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军师啰嗦明心迹 山海之战拉序幕

看着管家找人来,将后花园的尸体和血迹处理干净,王烁便出去通知自己的卫队和骆养性,行动取消。

然后,他骑马赶去密云,告诉李岩和宋献策营救太子失败的消息,劝他们在李自成失败之前和他回西北,免得多生枝节。

宋献策琢磨许久问道:“大将军如何知道,陛下一定会失败?”

王烁让他问的无言以对,半天道:“多尔衮肯定会把主力放在山海关,再加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闯王只有八万人,当然打不过他们的联军。”

宋献策摇头道:“不尽然。我们得到确切消息,满清的主力已自翁后向长城而来,其进军目的地,应该还是西胁,中胁。

陛下此时已经出征,山海关关宁铁骑,加上原守关明军及乡勇,不过五万人,不会是陛下八万中权精锐之对手。陛下短期获胜,乃是情理之中。

此时,即便满清改变行军路线,转向山海关也来不及了。

没有意外,陛下消灭吴三桂之后,满清大军才能赶到长城脚下,而此时,其已没有吴三桂策应,只有回军不与我为敌才是上策。”

王烁根本就不知道山海关一战,各方的兵力调动情况,李自成是怎么败的他也闹不清楚,当然说不过宋献策。

但有一点他确信,多尔衮一定会出现在山海关。陈圆圆被刘宗敏抢了去,吴三桂最终背叛了闯王,这和历史如出一辙。那么,原先他断定自己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假设就站不住脚了。

如果他们此时不走,待满清打过来,整个中原乱成一锅粥,那时候想走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宋献策见王烁一直催促,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怕自己反悔不跟他回西北了,就劝解他道:

“大将军放心,我和李公子都不是食言的小人。既然答应扶保大将军,就一定不会反悔。

我也和大将军说过了,大顺陛下不能算明君,现在不失败,不能说他以后不会失败,其败已是定数。

即便他不失败,中华大地也会因他如此荒谬而遭受更大劫难。是以我等愿跟随大将军,另开新政,拯救黎庶于水火。”

随后笑道:“大将军在安定之时,我就去过陇中,见识过大将军的新政了,由衷佩服。亦多次劝陛下象大将军一般,爱民如子,只是不能如愿。

我在李公子那里乍见大将军,就起疑了,因我早就知道大将军容貌。后来见李公子如此对待一个亲军队长,自然就想到这亲军队长是大将军扮的。

大将军不必多疑,我等早晚会跟大将军去。只是,我等还需设法将太子弄走,只要太子不死,我等就有机会。大将军不必在意这早走与晚走的事,晚几日,不见得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