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掩行迹分兵疾进 睿亲王名不虚传

即便满清已经决定了要进关争夺天下,这时候的多尔衮,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打过长江,灭亡大明。

能象当年大金一样,占领黄河以北,已经是他的最高理想了。

他让杨坤回去告诉吴三桂,答应他以黄河为界的条件,让他坚守山海关,等候他前去救援。

接着,他下令两黄旗和两白旗骑兵八万,跟他星夜兼程,改道直扑山海关,无论如何,也要在山海关丢失之前赶到那里!

其余军队,仍旧向中胁、西胁前进。

济尔哈郎不明白,问道:“为何要分兵进击?”

多尔衮微笑道:“此赴山海关,敌近我远。两黄两白乃我精锐,马多走的快,其余步兵多。

大军从翁后一出,敌军必以为我欲攻中西两胁,遂不敢全力以赴山海关。

我轻骑则可趁敌犹豫,星夜驰奔,以弥合我远之弊。

待我山海关得手,其余各部再突然由翁后转连城,向山海关急进。

如此,李自成就是发现我的目的是山海关,他也无力阻挡我大清铁骑了。”

济尔哈郎不由点头,这位睿亲王就是聪明。

这样安排,就算李自成不顾中、西两胁的清军主力,大军全力以赴山海关,多尔衮在山海关受阻,清军主力仍旧可以不转连城,由中西两胁发起进攻,让李自成首尾不得兼顾。此万全之策也。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战在即,北京城里却丝毫也没有感应到这场大战的到来,反而比往日清净了许多。

大顺军兵都被刘宗敏撵到城外去了,牛金星也派出官员在街道上巡视,严禁抢劫,没有承天府的衙票,谁也不许私自抓人。

早这么干的话,北京应该可以保住。抢完了再维持秩序,大家心都寒了还有个屁用?

有人心中不愤,在南城张贴告示,声称太子已经从外地调来兵马,不日即可反攻北京,号召大明旧官吏、军兵,做太子内应,拿起武器,在太子打到北京时里应外合,将李自成的强盗军轰出京师。

这分明是蛊惑人心,心怀不轨。于是追查贴告示者,逮捕旧官吏,审讯原大明士卒,又是一阵风声鹤唳,人心惶惶,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