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图大计执意救太子 情独钟冲冠岂无凭

宋献策从皇宫回去,晚上偷偷赶到李岩那里,将抓到太子和太子在宫中的表现说与王烁和李岩知道。

李岩倒是佩服太子的骨气,觉得此人将来值得他们扶持。

宋献策却不以为然。他爹崇祯不一样宁死不降有骨气吗?没有胸怀天下的本事,光有骨气有个屁用?

关键还是明朝在接班人的培养上,有着极大缺陷,就是苗再好也能长歪了。要不朱棣这些子孙怎么很少有争气的呢?

但不管怎样,宋献策和李岩的想法是暗合的。那就是,王烁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手里握有朱明中最权威的人物。崇祯死了,那就是太子,太子没了然后是定王朱慈炯,以此类推。

王烁和李岩这段时间都是尽量避免出门,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李岩除了上朝和李自成召见,基本就待在进京后安排好的,崇文门附近裱褙胡同的住处,和王烁探讨国家治理,军事方略。

这也是王烁的意思,他们已经谋划好离开的计划,就等吴三桂这边定下来是降大顺还是降大清,然后大局便可见端倪。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就叫上宋献策一起返回西北。

王烁是知道吴三桂一定是降清的,但他也不能无根据的乱说。

何况,现在发生的事情,和历史书上的记载都有很大出入,使得王烁认为自己是穿越到了一个与现代平行的宇宙,并非就是过去那个大明。

理论上,人是无法真正回到属于自己的过去的,这个时间界面里的大明,不见得就是历史书中那个大明。至于这个时间里的吴三桂往后要怎么做,他心里实在是没有底了。

但一切都是猜想,谁也闹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万一他的猜测有误,李岩还是会象过去一样被李自成猜疑而被杀呢?还是尽量小心一些好。

因此,他还是一个劲的劝说李岩,既然明知道无法改变李自成,就不要多说一些惹他猜忌的话,多顺着他。既然决定要走,就不要多生是非,少出门为好。

李岩虽觉得他过于啰嗦,过于小心。但人家是为他好,为避免听他啰嗦,也只好和他待在家里山南海北的瞎聊。

太子的出现,让原本计划好的一切又产生了变数。

王烁自心里不太在意这个太子。他地盘的发展,完全是依靠百姓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