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忠君爱国全是假 保住地盘才是真

唐通带领本部人马向一片石进发的时候,吴三桂已经悄悄返回山海关了。

他派在北京的细作打听到,刘宗敏拷掠京官,把他爹吴襄也给抓去了,听说还挨了打。

京师此刻人人自危,已经出现了混乱。

吴三桂本来从心里就不愿意投降李自成,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降。

刘宗敏抓了他爹,给了他不去北京的理由。

他立刻写信给李自成,希望能把他爹放出来,然后他才能放心进京。

其实,拿抓他爹说事,也只是其一个推脱的理由。

李自成向北京进军,崇祯令他撤回关内守山海关,将主力移向京师,他阳奉阴违。

从广宁撤守倒是真的,也是拖拖拉拉。以后又以需时间安顿自广宁卫撤回的百姓及军队家属为由,在山海关呆着不动地方。

实在没有理由拖延了,才从山海关出来。从山海关到京师,他走了三天还没走一半路。

当年袁崇焕在山海关闻听皇太极进攻京师,只用一天就能赶到京师,他走三天都走不到,到底是不是真心驰援,不言自明。

崇祯这人也怪,袁崇焕真心来援,他把人家给杀了。吴三桂三心二意,他封他为平西伯,真不知道他脑子怎么想的,是不是让驴给踢了。

其实吴三桂就一个主意,他的兵和地盘比皇上重要,他不能拿着自己的军队往虎口里送。

李自成占领北京,让他来京觐见,他肯去才怪。

去年松锦会战,他舅舅祖大寿被迫降清,皇太极逼祖大寿写信,劝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回信说的很笼统模糊,既不说投降,也不说不投降。那时候,他就已经看出崇祯支持不了多久,采取左右逢源的策略了。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军队和地盘。

可当皇太极进攻他的地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迎战将清军击退,同样还是为保住地盘。

在这乱世,有兵有地盘你才是爷,说了算。去了北京,等于是自投罗网。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既然打不过李自成,又不肯投降,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吴三桂岂肯自寻死路,他在拖。拖这么久,是因为关外多尔衮还没有答应他的条件。

他早已给多尔衮写信,希望他能“从中胁、西胁入”,他则从东面直扑北京,三面夹攻,将李自成赶出北京,恢复故都,他则可以成为大明的中兴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