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提出的,那个被李自成认为是下策的策略,就是不去北京,以山陕、襄阳,这些农民军已经占领和巩固的,广大的地区为根据地,整军,治吏,安民,发展。
待根据地得到巩固,民心安定,大军成为精兵之后,再以根据地为中心,向周边扩大发展,最终占领全国。
按照这个方略,大顺会像王烁在西北一样,得到一支经过训练的精兵。
同时,天下混乱,百姓没有活路。如果大顺不攻打北京,而是以根据地为中心发展,将自己的地盘治理的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活下去,不知这中原会有多少无法生活的百姓慕名而来投奔。
果真如此的话,李自成有朝一日兵精粮足,打出陕西,推翻明王朝取而代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倘如此,估计就不会有北边那位睿亲王什么事儿了。
可就在李自成准备退兵回陕的时候,明镇朔将军,大同总兵姜瓖秘密派人来联络投降了,还捎带送来了降书顺表。
这位姜总兵可不得了,他家世代皆明将,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他自己则是镇朔将军大同总兵官。
得到姜瓖,那就等于是整山西北部都拿下来了。
李自成大喜过望,要进军北京的勇气立马就又回来了,马上打点军队,越雁门,占朔州,直向大同。
二月十九日,起义军开到大同城周围。
姜瓖不战而降,多好的事情啊。李自成这时候却不知哪根筋不对了,思来想去,总是觉得姜家在当地势力太大了,万一他去了北京,姜瓖在后面造反,捅他一刀,那可够他受的!不能留着姜瓖,得宰了他!
这就是天意。
当初打开封,开封守将刘永福射瞎李自成一只眼。后来为收降刘永福,李自成折箭为誓,表示绝不相害。这阵子他却不知犯什么邪了,非要杀姜瓖。姜瓖也没把他另一只眼搞瞎啊,而且,主动递的降书顺表,多么懂事儿、听话、乖啊。
据《甲申传信录》记载:“闯军遂入城,定之。绑姜瓖至,定其叛国之罪,欲斩之,奉闯将张天琳劝释,未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