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辛思忠到底从哪里弄来了十五万军队呢?
原来,一直在湖北西南、荆州一带活动的老回回马守应死了,他率领军队的一部分,在马守应夫人的带领下,到陇中来投靠了辛思忠,让辛思忠的部队一下子由一万来人增加到了十几万人。
马守应的部队为什么要投靠辛思忠呢?这还要从老回回这个人说起。
马守应是和紫金梁王自用,老闯王高迎祥齐名的起义军将领,比闯王李自成还高着一辈,可以说是天启末年,陕西兴起农民军以来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
他是边兵出身,崇祯元年,因朝廷拖欠粮饷,率边兵造反,投靠了老闯王高迎祥。
崇祯四年,高迎祥和紫金梁王自用合兵一处攻打山西,马守应属于有名的的“三十六营”之一,是仅次于王自用、高迎祥的重要首领。
崇祯八年,起义军十三家首领在河南荥阳开大会,商议灭明大计,马守应也是十三家首领之一。
马守应足智多谋,善于应变,率部转战于陕、晋、豫、鲁、川、鄂、皖、湘等地,多次瓦解明军围剿,连平贼将军左良玉都差点死在他的手里。
有“黄虎”之称的张献忠曾两度隶其部下,他在英霍山区建立的根据地,成为当时农民军的重要基地。
崇祯九年,孙传庭得崇祯重用,率兵围剿起义军,高迎祥被浮牺牲,接着,李自成也被孙传庭击败,仅带十五骑逃跑,藏身商洛深山,起义军遭到沉重打击。
这时候,马守应与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一斗谷刘希尧、现世王蔺养成合军,称“革左五营”。
故而,他和贺锦是过命的交情。
在农民起义的最低潮时期,只有革左五营还在坚持斗争,并且不断给明军造成威胁,这与老回回马守应足智多谋有极大干系。
在老回回的策划下,革左五营时而分兵隐蔽,时而假装投降,时而又合兵一处,痛击明军,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农民军队伍。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自商洛山中杀出,东山再起。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设计诛杀贺一龙。
马守应顾全大局,不为贺一龙报仇,仍据守荆州,为李自成守住南大门,并暗中劝说贺锦等革左五营的将领,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