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烁小的时候,见过大人们盘炉子。
那时候,城里没暖气,更没有煤气,壁挂取暖炉,太阳能一类的,那是想也不要想。
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各户去煤站买了煤来,在屋里烧炉子。当然,敢用电取暖的特权阶级们另当别论。
一般是在外屋与里屋相连的墙角处,先在地上挖一个一米长,半米宽,深也半米左右的坑,然后再于坑上两侧立着摆上砖,然后于砖上放炉条,大致前高后低,便于炉灰顺利漏下来,到挖的坑里。
然后垒起炉子的主要部分——炉膛。再于炉膛上面垒出一个平面,中间是圆形的炉口,用来往炉子里加煤和在上面炖水、做饭。
有条件的,炉面会用铁板来做,结实一些,不易损坏。没有这条件的,就用石灰或者水泥抹平,再将整个炉子用白灰抹一遍,以增加美观。
炉膛还要用黄泥加沙套上一层内胆,形成一个底大口小的葫芦状,才好上火,煤也着的旺。
然后就是烟道了。
有直接通到里屋炕上,然后再从房顶出去的。还有的,家里是木床,没有炕,就于里屋再垒个空心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暖气包,让从炉子里出来的烟通过这个土暖气包,再传到屋外,充分利用炉子发出的热能。
待各营的泥水匠人和一些机灵的士卒都来到大帐里,王烁就按照自己的记忆,指挥他们造炉子了。
几经反复,炉子终于按照他的记忆造了出来,还做了土暖气包,然后用青砖垒了烟道,直接从大帐顶上捅个窟窿上到帐外,看得梁敏直咧嘴。
这是唯一缴获的,象个样子的帅帐,好好的就让这位爷给捅上个大窟窿!
这边炉子造出来,那边鲁胤昌也带着大家弄来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