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上官轶随同父亲上官勋一同去上朝。他们走后不久,督侯府曾明瓦亮的巨大扁额下面就排起了长队,在这些人手里无一不拿着拜帖。虽然古代没有电视网络,但是这传播速度也是蹭蹭的。
时下已经过了三伏天,天气有些凉爽了,但是太阳升起之后,在大太阳底下晒着,还是让人浑身冒汗,脚底流油啊!
“吱呀”督御候府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在门外已经享受了半天日光浴的众人,就像溺水之人看到稻草一样,蜂拥而上。
“城司王大人拜见督御候。”
“户部李大人给督御候贺喜。”
“赵大人邀请侯府小姐去看戏。”
“礼部桑大人请上官夫人去家里赏花。”
“兵部邱大人求见上官老大人。”
“学生王永志拜见恩师。”
“我先来的,你别推我啊?”
“你怎么踩我脚啊,你不长眼啊?”……
不同的借口,一样的目的,督御候府前上演着一场送帖大战。
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开了锅的沸水,一个比一个勇猛,生怕自己被人比下去一样。
再看侯府出来的人,一字排开,个个气定神闲,不紧不慢,面带微笑,接一个拜帖说一声谢谢,那真是彬彬有礼,礼数周全,绝对的一视同仁。
一盏茶过后,每个侯府下人的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一摞拜帖,其中一个人向前一步,大声说:“哪位兄台的拜帖咱们还没有接,请您递上来。”一连三遍,门前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也没有上前递帖子的。
“各位兄台请劳驾捎回一句话去,我家侯爷感谢各位同僚的关心,改日定当设宴,宴请各位老爷。各位的帖子我们一定会交到侯爷手里,各位请回吧!”说完这句话,后退一步,转身一行人进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