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谢重明回头问他。

顾然道:“我好像来过这地方。”

与常年屹立于世外的修士宗派相比,俗世间这些城池的变化是很快的,有时候三五十年便能叫许多地方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顾然会记起这地方不是因为那个繁华的海港,而是整个海湾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他记得自己应当曾与人登上不远处那座最高的山头,听其他人给他描述整个海湾的地形地貌,规划着将来可以在这处建个海港进行海上贸易。

一来可以补上当时相当严重的财政窟窿,二来等天下太平了还能把已经无仗可打的将士安置到海师这边,以免那跟着他们到处征战的庞大军队因为失去进身之阶而生乱。

当时他目不能视,看不到周围的景致,只能从旁人的描述中拼凑出周围的景致。

既然恰好途经此地,顾然便想到那山上看看。

顾然与谢重明说起当年自己到俗世历练的事。

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他当时交的那些朋友兴许都已故去。

他是很少回头看的人,也没想过再去打扰俗世友人的生活,所以并不知晓那些故友的近况。

尘封的往事袭上心头,他突然想亲眼看看他当年没能看见的大好风光。

谢重明少年时还在北大陆苦修,并不认得那时候的顾然,自然也不知晓他入俗世历练的事。

得知顾然以盲眼的分身游走于俗世那么久,从不曾用本体私下窥看过半眼,连谢重明这个修炼狂人都十分钦佩。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选择的道。

他可以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修炼,却做不到像顾然这样亲自到俗世中体验人间冷暖。

谢重明注视着顾然好看的眼,问他什么都看不见的感觉以及他是怎么坚持那么久的。

顾然道:“最开始确实不太习惯,走路都能摔伤,后来慢慢就不会了。眼睛不能用,可以用耳朵,可以用鼻子,可以用嘴巴和手。时间一久,它们都变得越来越灵敏,许多看得见的人都不知道花已经开了,我却能第一时间知道。”

许是因为故地重游勾起了许多本应被遗忘的回忆,他不由浅笑起来,娓娓与谢重明说起那些久远的往事。

“我当时还和人说,等天下太平了,我要当个花匠去。若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能养出天底下开得最好的花,说不准也能名垂青史。”

第30章

那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了, 凡人寿数皆不长,春秋过百者寥寥无几,眨眼间过去了那么久, 他记忆中那些故人们衰老的衰老,故去的故去,应该早就没剩下几个。

顾然再记起他们, 便记不得那些不愉快,只余下一些欢欣美好的回忆。即使结局不算和美,朝夕相处的那些年总还是有许多值得缅怀的真挚情谊。

他一个天生失明的人能在乱世中活下来, 说是没人相帮怎么可能?

就连最初把他掳回去的贼寨, 也不乏有因为世道纷乱而落草为寇的赤胆义士,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里头活下来并将其中大半人招安。

后来那些人有死在战场上的,也有九死一生活了下来的,大多都称得上是上不愧天下不愧地的好男儿。

为了不惊扰俗世中人,顾然和谢重明没直接御剑飞行至峰顶,而是化作凡人打扮沿着山路慢悠悠往上走。

沿海的山不算特别高, 而且这边天气炎热,冬天百年不见雪,山上比起春夏稍微冷清些, 沿途却也葱葱郁郁, 入眼处竟是青绿一片, 只有半山腰枯黄的草色稍微透出些冬季的萧瑟。

谢重明本来正认真聆听着顾然当年的经历,听着听着却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味。

得捋捋。

一个弱不禁风的盲眼少年被掳到穷凶极恶的贼寨里, 没过多久就在里面交上了不少朋友。后来策反了一批良心未泯的义士引发寨中内讧, 最后和人里应外合清剿完作恶多端的贼人,并带着那批被策反的义士投奔未来王师。

这批义士除非中途战死沙场, 几乎都追随了他一辈子。

谢重明:“…………”